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熊成基展馆中一尊大义凛然的雕像成功地表现了他刚毅坚定的报国心

作者:熊成基

 

熊成基的故居位于扬州市东关街附近,在展览馆中有熊成基投身革命的照片及被捕后狱中照片,熊成基生平经历革命事迹都能在展牌中找到

熊成基的故居位于市区东关街附近韦家井6号,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故居,首先看到的就是展览馆,在这个不大的展馆中,许多幅图文展牌悬挂在四周墙壁。这些展牌中,有革命会议会址照片,有熊成基投身革命时意气风发的照片,也有被捕后狱中的照片以及当年出卖熊成基的叛徒领取赏金的票据……熊成基生平所经历的革命事迹,几乎都能在这些展牌中找出。
“这是他的未婚妻,为他终生未嫁。”在展馆南墙,记者看到一张老太的照片,现场解说人员告诉记者,照片中的老太叫舜仪钦。当年,熊成基的灵柩从徐凝门上岸,暂停于史公祠内,,程舜仪跪在熊成基的灵柩前,手捧熊成基烈士的灵牌,哭诉道:“舜仪自幼许配与你为妻,未结婚而你已英勇献身。舜仪钦佩你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不愿毁约,今日与你成亲,志愿守寡,与你灵牌相伴终生。”说完,手捧灵牌拜堂成亲。随后,程舜仪才脱掉嫁衣,换上孝服,为熊成基守灵。


记者在熊成基故居看到,最前面一进是“熊成基生平史料陈列馆”,布展面积约170平方米。所有展品中,熊成基在狱中的自书供词最为震撼与壮烈:“我今日早死一日,我们自由之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以及熊成基在临刑前的壮语:“今生已矣。我死,愿中国之富强日进一日,庶几瞑目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供词是从熊成基牺牲地吉林的省档案馆复制回来,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并无二件。
此外,这里还有一把军刀,是安庆马炮营清军军官的原刀。这把军刀虽为复制品,但其外形跟当年熊成基佩刀一模一样,参观者可从中窥得熊成基军旅生活。
对着展厅入口,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璃橱窗,里面存放着熊成基青年时读过的书籍,这些书籍包括《扬州十日记》、《革命军》、《中国魂》、《猛回头》等,都是当时宣传革命的书籍,正是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熊成基才会不顾性命,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并为促进革命胜利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展馆中熊成基烈士的半身像是常在盛创作的,这尊雕像体现了熊成基刚毅、坚定的真挚报国心
展馆内除各种图文资料外,一尊半身塑像最引人注意。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尊塑像就摆放在展馆的最里面,是熊成基烈士的半身像。据了解,塑像是常在盛创作的,此前,他曾为烈士陵园塑过一尊,这是第二次雕刻。对比前一尊雕像,这尊雕像主要体现熊成基就义前大义凛然的形象。
熊成基牺牲的时候只有23岁,烈士陵园的那尊雕像,主要体现了熊成基的刚毅、坚定,以及对民族的真挚情感和一颗报国心。如今15年过去了,当年雕刻熊成基像的常再盛,从熊成基的身上学到了临危不惧的精神,并把这种东西赋予给新的雕塑。如今的这尊雕像,在熊成基的眼神中人们不仅看到是一种悲壮,更多的是一种憧憬。
在熊成基故居最南面一进,是熊成基生平史料成列馆,在展馆中,记者看到,一块块记载着熊成基生平事迹的展板悬挂墙壁上,这些展板的下方是熊成基生前所用之物的展示橱窗,橱窗里成列着他当年在狱中的自书供词,以及投身革命期间所用的军刀。此外,展馆的尽头还设置了一间影像播放室,据悉,这间放映室主要用于播放跟熊成基相关的影音资料。
进入故居可见,展厅里挂着孙中山当年赠给熊成基的句子:悲英雄不在空在长啸大风歌。中间的一进建筑里悬挂着“三省堂”的红底黑字牌匾,下方是一幅山水字画,上面画着高山绿树、江河奔流,字画的两侧悬挂着一幅宋代诗人张栻写的《雨后同周允升登雪观》中的诗句:“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字画下面摆放着清代风格的坐椅桌子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喜欢、站在那窗台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熊成基(1887—1910),清末民主革命者。字味根,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江南炮兵学堂毕业,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在哈尔滨谋刺载询被捕遇害。

中文名
熊成基
别    名
熊味根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甘泉(今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10年2月27日
毕业院校
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南洋炮兵学堂
相关事件
马炮营起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