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香凝的人物评价,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的革命女性,以及后世纪念活动

作者:何香凝

 

何香凝相关评价,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妇女运动的领袖,著名的国民党左派,画坛杰出的美术家

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女性,有姓名可查的有380多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80多人,实际参加同盟会的只有54人。在这54人当中,能够把革命与参政贯穿始终,并且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的,只有何香凝一人。

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批女会员;她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诚地同合作;她发动妇女参加革命,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何香凝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共产党的支持下,领导和开展的妇女运动实践,丰富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内容,在唤起广大妇女,参加国民革命、支援抗战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她倡导并亲自组织的广州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为中国妇女争得了第一次庆祝自己节日的权利,而且体现了革命妇女力量的大联合,成为首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结成妇女统一战线的标志。”“为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开了一个新纪元”。它所提出的口号和要求,反映了妇女的强烈愿望,激励着广大妇女为谋求自身解放而斗争。

后世对何香凝的纪念活动,去世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2000年以后多次举办何香凝绘画作品展

1972年9月5日,北京各界为何香凝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等处下半旗志哀。遵照何香凝生前“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夙愿,何香凝的灵柩于追悼会后由邓颖超、廖承志、刘友法等人护送至南京。1970年9月6日上午,在中山陵园廖仲恺墓地,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葬礼,将何香凝与廖仲恺合墓长眠。

2002年4月18日,何香凝美术馆建馆5周年纪念日,为此何香凝美术馆将举办“何香凝美术馆建馆五周年文献展”、“何香凝与她的时代书画、文献展”、“双清心迹——何香凝艺术典藏”三个展览及其学术研讨会以庆祝建馆5周年,此次展览将于2014年5月8日结束。

2003年12月23日,是何香凝诞辰125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女性,何香凝美术馆将主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4月18日—6月18日将举办展览“翰墨情深——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绘画作品陈列”。此展览主要选取馆藏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绘画精品33件,遴选历史图片35张。

2004年8月23日,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鲁明军、方立华、房桦策划的展览“移动的心景:何香凝山水画的风格、观念与世变”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从数百幅何香凝及其与友人合作的山水作品中,精心挑选了25幅山水画、9幅山水手稿作为参展作品。

为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130周年,由何香凝美术馆、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策划主办的“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与艺术――纪念何香凝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7月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在整理何香凝艺术思想的基础上,首次将何香凝艺术及思想放入20世纪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跨学科讨。2008年6月27日上午,何香凝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省会主任欧广源、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出席。省委教育工委、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省委统战部、民革广东省委会、廖仲恺何香凝亲属代表、有关高校以及学校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想伤害你所以我选择离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香凝(1878.06.27-1972.09.1),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中文名
何香凝
别    名
原名瑞谏,又名谏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878年6月27日(戊寅年)
逝世日期
1972年09月01日
职    业
女权活动家,革命家,画家、政治活动家
毕业院校
女子美术大学
主要成就
女权革命的领袖
民革主要创始人 
建立民国的功臣 
一统抗战的战线 
新中国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
《狮》《梅花》《高松图》等
配    偶
廖仲恺
派    别
国民党左派
画作享誉
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墓    葬
廖仲恺何香凝墓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