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香凝
1972年何香凝与世长辞,去世前请求周恩来批准她棺葬,死后与廖仲恺合墓,葬于中山陵旁的廖仲恺何香凝墓
1970年5月,何香凝因一次跌倒,又得了肺炎,进入医院治疗。周恩来给予了她无比深切的关怀,亲自去医院看望她。医院也尽全力给她治疗,何香凝转危为安。她精神好的时候,就坐在床上,将画纸夹在画板上画梅。1972年初,何香凝因肺炎再度入院,病情很严重,亲属们都回到了北京陪护。她在头脑清醒时总是十分注意国内外大事,阅读报纸和《史记》。6月27日,何香凝在医院度过了她最后一个生日。
1972年8月26日,周恩来再度前来探望病中的何香凝,尽管身体十分疼痛,她还是挣扎着断断续续地向周恩来倾吐出最后的心愿:她与丈夫廖仲恺生前有:“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之约,现大限将至,希望周恩来批准她棺葬。周恩来当即亲切地告诉她,中央一定尊重她的意愿,按她的吩咐去办。听到这一肯定的答复,她欣慰地笑了。1972年9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画家何香凝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终年94岁。1972年9月3日,何香凝的遗体入殓后停灵柩于中山公园中山堂内。9月6日,根据何香凝临终前的遗愿,由邓颖超、刘斐、朱蕴山以及廖梦醒、廖承志、经普椿等人专程护送灵柩至南京,与廖仲恺合墓,葬于中山陵旁的廖仲恺何香凝墓。
何香凝的家庭成员
家世
何香凝是何家第九个孩子。何香凝的祖父原是广东南海县花棣棉村乡人,父亲何炳桓先到澳门开办商业,后转到香港开办小杂货店,资本较丰后又开设“祥安”茶行,成为中国较早经营茶叶出口的茶商之一。
家属
配偶廖仲恺
女廖梦醒,女婿李少石,外孙女李湄
儿廖承志,儿媳经普椿,孙子廖晖,孙女廖蒹
女廖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