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于右任的草书为文字开辟新的道路,其书品、人品皆是上乘备受人们敬仰

作者:于右任

 

对于右任的爱国诗作及书法成就进行简单介绍
爱国制作                                                                                                                                                                                                                                                                                                             《望大陆》(又名《国殇》)
《右任文存》
《右任诗书》
《故山别母》
书法成就
《游山西村》;

此图行书中偶夹草楷之体,使整幅作品沉稳而又富于变化,这是于右任从早期到晚年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作品中“笑、酒、留、重、无、明、风、夜”诸字皆以草法为之。这种安排并非刻意的做作而是他性情的自然表达。
1932年创办《草书月刊》;
1946年游四川成都崇州街子镇光严禅院,拜读《洪武南藏》后题写“藏经楼”;
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
教育报国
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上海大学校长,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对于于右任这一人物的评价: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

刘延涛:“《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账,为将来文字、开一新道路,其影响当尤为广大悠久!”
“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
柳亚子:“落落乾坤大布衣”
陈祖华:“清操厉风雪,典型在夙昔。”
“三十功名袖两风,一箱珍藏纸几张。”
陈志岁:“爱国情深,隔海时时望大陆;拯民志定,领军早早应中山。”
林语堂:“当代书法家中,当推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杨吉平:“于右任草书是怀素小草的继承和强化,他解决了小草的碑化问题。”“于右任草书,用笔纯为中锋,线条较为纤细(尤比其行楷书纤细得多),而圆劲一如行楷。这显然是于先生深厚的魏碑功底的作用。”“ 于右任草书的意义在于,他第一个将魏碑和小草书打通成一片,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使后来的习碑者避免了许多盲目的探索,为二十世纪碑派书法大师。”
当代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雄强深厚”的草书,堪称当代巨擘,但他不赞成于先生搞标准草书。依他之见,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多彩多姿,不必强求划一。品读古今作品,也“最忌偏于一好而排斥众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个人也要清醒决绝走下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中文名
于右任
外文名
yu you ren
别    名
伯循、骚心、太平老人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
出生日期
1879年4月11日
逝世日期
1964年11月10日
职    业
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毕业院校
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 
上海大学校长,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
代表作品
《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祖    籍
陕西泾阳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