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因不敌桓玄,又无救兵来援,兵败被杀
时桓玄逼近建康,司马元显才打算出发,但听到桓玄已到新亭后弃船,退屯于国子学堂。在宣阳门外列阵,但军中有言桓玄已到,司马元显于是打算领兵回宫城,但桓玄军队中有人拔刀从后大叫:“放仗!”司马元显军队自溃,司马元显僚属皆已散走,唯张法顺伴随。司马元显入相府向司马道子问计,但司马道子只能对其哭泣。桓玄随后派毛泰收捕司马元显,并缚他于舫前数落他,司马元显只得说:“是被王诞、张法顺误了。”
桓玄入京执掌朝政,将司马元显交付廷尉,于是杀害了司马元显及其六个儿子,司马尚之、庾楷、张法顺、毛泰等皆被处死。紧接着桓玄又指使御史杜竹林以毒酒害死其父司马道子。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举义兵击败桓玄,大将军、武陵王司马遵承制追赠太尉,赐谥为忠。
司马元显受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
晋孝武帝:元显夙令光懋,乃心所寄,诚孝性蒸蒸,至痛难夺。
司马道子幕僚:有明帝神武之风。
《晋书》叙述:1、聪明多涉,志气果锐。2、元显性苛刻,生杀自己。
《晋书》史臣曰:元显以童丱之年,受栋梁之寄,专制朝廷,陵蔑君亲,奋庸琐之常材,抗奸凶之臣寇,丧师殄国。不亦宜乎!斯则元显为安帝之孙强,道子实晋朝之宰嚭者也。列代之崇建维城,用籓王室;有晋之分封子弟,实树乱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