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刘裕兴师北上,即招降纳叛又争取民心,以广固久守不降为由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千人以泄愤

作者:刘裕

 

刘裕为宋朝的强大,决定挥师北上,招降纳叛,争取民心,攻克广固外城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


义熙五年(409年),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袭位,纵兵肆虐淮北,俘虏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驱掠百姓千余家。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于四月自建康(今南京)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16] 五月,进抵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留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进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为防南燕以奇兵断其后,所过皆筑城垒,留兵防守。南燕鲜卑人恃勇轻敌,对晋军进入其境不以为虑。慕容超没有采纳征虏将军公孙五楼“凭据大岘山(今山东沂山)之险,使晋军不能深入”或“坚壁清野”、“断晋粮道”之良策。六月,刘裕未遇抵抗,过莒县(今属山东日照),越大岘山。南燕主慕容超先遣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率步、骑兵5万进据临朐(今属山东潍坊)。慕容超得知晋兵已过大岘山,自率步骑4万继后。燕军至临朐,慕容超派公孙五楼率骑前出,控制临朐城南的巨蔑水(今山东弥河)。与晋军前锋孟龙符遭遇,公孙五楼战败退走。刘裕以战车4000辆分左右翼,兵、车相间,骑兵在后,向前推进。晋军进抵临朐南,慕容超派精骑前后夹击。两军力战,胜负未决,刘裕采纳参军胡藩之策,遣胡藩及谘议参军檀韶、建威将军向弥率军绕至燕军之后,乘虚攻克临朐。慕容超单骑逃往城南左将军段晖营中。刘裕纵兵追击,大败燕军,段晖等十余将被斩。慕容超逃还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刘裕乘胜追击北上,攻克广固外城。慕容超退守内城。刘裕筑围困之,招降纳叛,争取民心,并就地取粮养战。慕容超被困于广固内城,先后遣尚书郎张钢、尚书令韩范,驰往后秦求援。

刘裕攻灭南燕,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千人以泄愤,慕容超在建康被斩首
七月,后秦主姚兴派卫将军姚强率步、骑兵一万,与洛阳守将姚绍汇合,统兵共救南燕。并遣使向刘裕宣称,后秦以10万兵屯洛阳,若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刘裕识破姚兴虚张声势,不为所动。不久,姚兴被夏主刘勃勃击败于贰城,遂令姚强撤周长。慕容超久困于广固,不见后秦援兵,欲割大岘山以南与东晋为条件,称藩于东晋,刘裕不允。南燕大臣张华、封恺、封融及尚书张俊相继降晋。九月,刘裕截获为借兵去后秦的韩范,使其绕城而行,以示后秦救兵无望,城内南燕守军惊恐。十月,燕臣张纲被俘,晋军制成飞楼、冲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加强攻防能力。
义熙六年(410年)二月,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率军挖地道出击晋军,被击败,退回内城。刘裕乘机四面攻城,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降,晋军攻入广固内城。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走,被晋军追获,送至建康斩首,南燕灭亡。刘裕以广固久守不降为由,入城后,尽杀南燕鲜卑族王公以下3000人以泄愤。慕容超被押送回师,在建康街头斩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宝、、爱╱从头来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裕简介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属安徽萧县),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自幼家贫,于公元399年前参军起义,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谯纵、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西蜀、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林邑国全境归附。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开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使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奠定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被誉为“南朝第一帝”。后计划在422年出征北魏,肃清北狄,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当年刘裕就病逝。享年五十九岁,庙号高祖,谥为武皇帝,葬初宁陵。

本    名
刘裕
别    称
刘下邳、寄奴
字    号
字德舆
所处时代
南朝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市)
出生时间
363年4月
去世时间
422年6月
主要成就
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
年    号
永初
庙    号
高祖
谥    号
武皇帝
籍    贯
彭城县绥舆里(今属安徽萧县)
所属城市
江苏省-镇江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