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沈庆之告发刘义恭谋反之事有功而进封为侍中、太尉,受刘子业的信任,因进宫劝谏刘子业诛杀何迈一事而遇害,终年八十岁

作者:沈庆之

 

沈庆之担任顾命,因告发刘义恭谋反之事有功而进封为侍中、太尉
460年(大明四年),沈庆之又平定再次造反的西阳五水蛮,俘虏数万人。


464年(大明八年),孝武帝驾崩,命沈庆之与柳元景等担任顾命大臣,并留遗言道:“如果有大型军事征讨之事,都要交托给沈庆之。”太子刘子业继位后,赐沈庆之几案、手杖、三望车,他都推辞不肯接受。
刘子业继位后,残暴昏庸,465年(泰始元年)八月,柳元景等人密谋废黜刘子业,改立刘义恭为帝,并将此事告诉沈庆之。沈庆之与刘义恭素来不和,便向刘子业告发。刘子业诛杀刘义恭、柳元景等人,进封沈庆之为侍中、太尉。
同年九月,刘子业亲自渡江征讨义阳王刘昶,并命沈庆之统领众军。
沈庆之因告发柳元景等人而得到刘子业的信任,因刘了业诛杀宁朔将军何迈进宫劝谏而遇害,终年八十岁
起初,沈庆之因告发柳元景等人有功,很得刘子业信任。但是后来,沈庆之多次进言劝谏,刘子业很不高兴。沈庆之担心祸事,便闭门在家,不见宾客。
后来,蔡兴宗劝沈庆之废帝,沈庆之回答道:“这种大事不是我所能干的。”沈庆之的侄子沈文秀也进行劝说,沈庆之仍然不肯。
同年十一月,刘子业诛杀宁朔将军何迈,知道沈庆之会前来劝谏,便关闭清溪诸桥,不让他进宫。沈庆之得知此事,果然前来,无法进宫后只好作罢。当日,刘子业命沈庆之之侄沈攸之送药赐死沈庆之。沈庆之不肯服药,沈攸之便用被子将他闷死,终年八十岁。
沈庆之死后,刘子业对外宣称他是病死的,对其赏赐十分丰厚,追赠为侍中、太尉,谥号忠武公。
沈庆之还未下葬,刘子业便已被废杀,宋明帝刘彧继位,追赠为侍中、司空,谥号襄公。471年(泰始七年),宋明帝又追改沈庆之为苍梧郡公。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〆何必再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沈庆之(386年-465年),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名将。沈庆之早年曾抵抗孙恩起义,此后一直在家种地,三十岁后方才得到征虏将军赵伦之的赏识,担任宁远中兵参军。沈庆之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先后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人的反叛,历任建威将军、征虏将军、领军将军、镇北大将军、车骑大将军,封始兴郡公。前废帝时期,沈庆之为顾命大臣之一,官至侍中、太尉。因屡次直言进谏,触怒了前废帝,被赐死,时年八十岁,谥号忠武。明帝继位后,赠司空,改谥曰襄。

中文名
沈庆之
别    名
沈弘先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吴兴武康
出生日期
386年
逝世日期
465年12月6日
职    业
将领
主要成就
两次参加北伐 
平定反叛诸蛮 
平定刘劭之乱 
担任顾命大臣
代表作品
《侍宴诗》
官    职
侍中、太尉、车骑大将军
爵    位
南昌县公→始兴郡公
谥    号
忠武→襄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