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曾
何曾虽然奢侈无比,但为人孝敬、宽容、遵守法则,受人们称赞。
何曾虽然是奢侈的士族豪强代表,但是他只是当时历史环境中士族豪强集团的代表人物,奢侈是这个阶层的普遍特点,在晋武帝司马炎的严格限制下,这种社会风气有所收敛。何曾个人的品行主要不是表现在奢侈上,他为人孝敬、仁慈,比如在魏末敢于弹劾当时没人敢说的校事,受到朝野赞扬。曹魏刑法株连家属、出嫁的妇女,他让自己的主簿程咸上书要求修改刑法,赦免出嫁的妇女。他本人孝敬长辈父母,遵守礼法,不喜好声色,年老的时候与妻子共坐都要端正衣冠,循规蹈矩地生活。
何曾生性极孝,家门严肃庄重,从小到大没有歌舞或宠幸婢妾的爱好。
《晋书》:“曾性至孝,闺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嬖幸之好”;“曾常因小事加享杖罚。其外宽内忌,亦此类也”;“何曾善其亲而及其亲之党者也”;“何石殊操,芳饪标奇。帝风流靡,崇心载驰。矜奢不极,寇害成赀。邦分身坠,乐往哀随。”
刘毅:“曾侈忲无度。”
司马炎:“侍中、太尉何曾,立德高峻,执心忠亮,博物洽闻,明识弘达,翼佐先皇,勋庸显著”、“太傅明朗高亮,执心弘毅,可谓旧德老成,国之宗臣者也。而高尚其事,屡辞禄位。”
秦秀:“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王公贵人复何畏哉!谨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宜谥缪丑公。”
司马光:“何曾议武帝偷惰,取过目前,不为远虑;知天下将乱,子孙必与其忧;何其明也!然身为僭侈,使子孙承流,卒以骄奢亡族,其明安在哉!且身为宰相,知其君之过,不以告而私语于家,非忠臣也。”
王应麟:“何曾、荀顗之孝,论者比之曾、闵。夫以孝事君则忠,不忠于魏,又不忠于晋,非孝也。顗之罪,浮于曾。曾之骄奢,祸止及家;顗之奸谀,祸及天下。”
陈普:“君亲忠孝岂殊途,甲有方能罪乙无。座上研研称阮籍,不知联席是公闾。家国儿曹付五胡,奉身恨不及齐奴。君王但说平生事,政为诸公昧远图。”
吕思勉:“此外晋初元老,如石苞、郑冲、王祥、荀顗、何曾、陈骞之徒,非乡原之徒,则苟合之士。此等人而可以托孤寄命哉?”
唐长儒:“王祥除掉孝行以外毫无事业可称,何曾、荀勖在历史上更是奸妄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