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陆逊被卷入立嗣之争,遭孙权多次责问,气愤卒死,后被追封为昭候

作者:陆逊

 

陆逊被卷入立嗣之争,因孙权与杨竺谈话被人偷听,孙权多次责问陆逊,因气愤卒死。
当时,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孙和或孙霸,全琮告知陆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应该凭借才能晋升,不应该私自邀利取荣。他站在中立立场,认为这些支持两宫势力的子弟必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古人最忌讳的事。当时全琮子全寄支持孙霸,陆逊又写信给全琮说,全琮不学习金日磾杀子,最终会给他的家族里召来祸患。全琮不采纳他的意见,二人更生出了间隙。
孙权私下召见杨竺,杨竺认为鲁王有文武英才,应为嫡嗣。孙权同意他的意见。当时有役使藏于孙权的床下完整偷听到这些谈话,告知了孙和。孙和于是与陆逊族子陆胤密议,请他让陆逊上疏表谏。太傅吾粲也几次与陆逊通信。陆逊于是屡次上疏极力地陈述嫡庶之分,又请求进京面见。
孙权猜到密谈泄露,发怒不同意。孙权追查盗听事件,先后将杨竺、陆胤收监审问,并派使者几次前去责问陆逊。陆逊因为气愤卒死。陆逊向来节俭知足,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的富余的财物。
 

 

陆逊长子陆延早年去世,由次子陆抗继承爵位,后追封陆逊为赵候。
陆逊长子陆延早夭,由次子陆抗袭爵。陆逊去世时陆抗时年20岁,被孙权任命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驻守武昌。陆抗葬父于苏州,还都谢恩时,孙权拿出杨竺告发陆逊的20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渐渐消除了对陆逊的怒气。
太元元年(251年),陆抗还都治病,等到要离开,孙权对他说道:“我过去听用谗言,违背了正道,辜负了你父亲。我前后责问的材料,一把火烧灭干净,不要让人再见到。”与之泣别。
吴景帝孙休年间,追谥陆逊为昭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明天晴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陆逊简介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卷入立嗣之争。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刚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本    名
陆议
别    称
陆逊
字    号
字伯言
所处时代
三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吴郡吴县
出生时间
183年
去世时间
245年3月19日
主要作品
《与关羽书》
主要成就
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谥    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