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孙弘
公孙弘因为孝敬后母,学《春秋》被两次推荐,一介布衣拜相封侯
汉武帝时,广招天下贤才。多次下颁求贤诏,要求二千石官员举荐人才。公孙弘因为孝敬后母,学《春秋》被两次被推荐,十年内以一介布衣拜相封侯。他在被任用为丞相之后,在自己的丞相府邸东边开了一个小门(颜师古认为开东面小门是为了与走正门的官吏加以区别),营建馆所接待贤士宾客,并与他们共商国事。 成语“东阁待贤”即出于此典。后世文学作品中多用此典喻爱惜人才。其衍生词“东阁” 、“孙弘阁”、“孙阁”、“弘阁”、“丞相阁” 、“平津阁”、“平津邸” 、“平津馆”、“招贤地”等指款待宾客、招纳贤才之所;“开阁”则指纳贤待客。
——以上五个故事皆选自《史记》、《汉书》
据《西京杂记》记载,公孙弘为了接待宾客一共修建了三处客馆
据《西京杂记》描述,公孙弘为延宾客一共修建了三处客馆。第一所客馆名叫钦贤馆,用来接待最为贤德者;第二所客馆名叫翘楚馆,用来接待最有才华的人;第三所客馆名为接士馆,用来接待国有才能的人。那些能够胜任辅佐君王或协助协调阴阳关系的人,住在钦贤馆;那些才能够得上担任九卿、将军等二千石官秩的人,住在翘楚馆;那些有某种优点,一技之长的人,则住在接士馆。但公孙弘自己却过得很俭省,所得的俸禄,都用来奉养招待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