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陵君
信陵君窃取虎符,杀了晋鄙,率军救赵国,打败了秦国
魏无忌到达邺地,假称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为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怀疑此事,就举起手盯着公子说:“如今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责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取代我,这是怎么回事啊?”正要拒绝接受命令。
朱亥取出袖中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锥,一椎砸死了晋鄙,魏无忌便接管了晋鄙的军队,然后开始整顿军队,向将士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中的,长兄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经过整顿选拔,得精兵八万人。
于是开赴前线抗击秦军。秦军解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赵王和赵胜到郊界来迎接公子。赵胜替魏无忌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赵王连着两次拜谢说:“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赶得上公子的。”从这个时候起,赵胜再不敢拿自己跟魏无忌相比了。
魏无忌与侯嬴诀别之后,在到达邺城军营的那一天,侯嬴果然面向北刎颈而死。
魏王恼怒魏无忌盗出了兵符,假传君令杀死了晋鄙,魏无忌对此也是非常清楚的。
击退秦军救了赵国之后,信陵君便留在了赵国
已经打退秦军挽救了赵国后,魏无忌让手下的将军带着他的军队返回魏国,自己与门客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感激魏无忌窃符救赵这一义举,就与平原君商议,想把五座城邑封赏给魏无忌。魏无忌听此消息后,产生了居功自傲的情绪和神色。门客中有人劝说魏无忌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忘记的,有些事情却不能不忘记。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的兵权以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是立了大功,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却因此自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不应该这样。”魏无忌听后,立即自责,仿佛无地自容。
赵国召开盛大宴会,赵王亲扫殿堂台阶,又亲自到门口迎接贵客,并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魏无忌走进殿堂的西边台阶。魏无忌则侧着身子走,一再推辞谦让,并主动从东边的台阶升堂。宴会上,魏无忌称说有罪,对不起魏国,于赵国也无功德可言。赵王陪着魏无忌饮酒直到傍晚,始终不好意思开口谈封献五座城邑的事,因为魏无忌总是在谦让自责。魏无忌最终留在了赵国。赵王把鄗封赏给魏无忌作为汤沐邑,这时魏王也把信陵邑又奉还给公子,但魏无忌仍没有回魏国的打算。
魏无忌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隐没在酒店里,魏无忌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魏无忌。魏无忌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是高兴。
赵胜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士,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赵胜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无忌。
魏无忌听后就向赵胜的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如今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前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拿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愿见我。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耻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
赵胜夫人把魏无忌的话全都告诉了赵胜,赵胜听了自觉惭愧,便去向魏无忌脱帽谢罪,坚决地挽留魏无忌。赵胜门下的宾客听到此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魏无忌,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魏无忌,归附在他的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