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德
甘德对行星的运动进行了长期观测研究,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的概念,且他和石申夫都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
除了对恒星的观测外,甘德对行星的运动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定量的研究。以往人们都认为行星运动大致顺从同一个方向,甘德和石申夫都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所以《汉书天文志》说:“古历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星)经,以荧惑(火星)太白(金星)为有逆行。”甘德还指出,“出而复还为‘勾'”,“再勾为‘已'”。把行星从顺行到逆行再到顺利的视运动轨迹十分形象地描述为“已”字形。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的概念,并且测得了木星、金星和水星的比较准确的会合周期值,其中木星的会合周期为400日,比真值398.9日只差1.1日。他还给出木星和水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见伏(不见)的日数,以及金星在一个会合周内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而且指出在不同的会合周期中这些日数可能在一定幅度内变化的现象。虽然甘德的这些描述从定量的角度看还比较粗疏,但它们却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甘德观察到了木星的木卫二,领先了伽利略近两千年,并写下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
甘德对木星的观测尤为精细,是研究木星的专家,著有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依据《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论及木星时所说的话:“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先生指出:甘德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就观测到了木星的最后的卫星木卫二。而对于木星的卫星的发现,近代是在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之后,由意大利大科学家伽利略(Galilei)于1610年用它观测木星时才发现的。甘德早伽利略近两千年,而且在没有望远镜的条件,仅凭肉眼就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这真是一个奇迹。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天文学史工作者,通过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察站的实地观测,确信木卫二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可能凭肉眼观测到的。甘德以其坚韧不拨的毅力和精细独到的观测把奇迹变成了现实,在世界天文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