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叔
蔡叔在三监之乱后被周公旦流放郭邻,最终死于流放之地
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 周成王登基时少不更事,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还不是十分稳定,蔡叔度的四哥周公旦于是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蔡叔度和管叔鲜、霍叔处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 周成王二年(前1041年),三人扶持武庚一起叛乱。
周成王四年(前1039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和管叔鲜,将蔡叔度流放到郭邻 (在今蔡国故城西北蟾虎寺一带)。 周公旦流放蔡叔度时,只配给他十辆乘车和刑徒七十人作为随从。蔡叔度最终死在流放之地。
蔡叔协助周武王监督武庚,共同治理商朝遗民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蔡叔度封于蔡地,建立蔡国。周武王还将商朝遗民封给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周武王因武庚还未心悦诚服,恐其有异心,便让蔡叔度与管叔鲜、霍叔处共同协助、监督武庚,一起治理商朝遗民。
蔡叔在《史记》中受到的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厓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司马贞《史记索隐》:“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鸮讨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