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徐建寅近代化学工业开拓者,与父亲共同研制出出镪水药棉及汞爆药等,在天津机器局参照龙华火药厂的“铅房法”自制镪水,他所进行的研究为中国火药事业开创了有利的条件

作者:徐建寅

 

徐建寅是近代化学工业开拓者,与父亲共同研制出镪水药棉及汞爆药等,为制造火药技术开创了新局面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开端,从军事工业方面说,是从制酸(当时称镪水)和制造新式火药开始的。火药,是中国最早发明的,但在清政府创办机器局的初期,制造枪炮弹所需用的火药,包括黑火药,大都购自外国,或聘请洋师、洋匠来华主持制造。对于当时被西人称为最新的无烟火药,其制造方法更秘不示人。

而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材料硫酸、硝酸等,都是从外国高价购进,即此一项每年就要花费很多银两,而且还因为长途转运,有时延误了生产制造。对此,徐寿、徐建寅父子深有感受。为解决用酸问题,他们积多年对化学的研究,尤其徐寿在这方面的造诣,首先在江南制造局药水厂化学房里开始试制,不久便在龙华火药厂研造成功。与此同时,他们父子还研制出了镪水药棉及汞爆药等,为中国制造火药的技术开创了新局面。

徐建寅在天津机器局参照龙华火药厂的“铅房法”自制镪水,为新火药的研究开创了有利的条件
1874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调徐建寅到天津机器制造局,主持镪水的研制工作。是时,天津机器局正扩建新厂,加大枪炮弹的制造,对于镪水更为需要。徐建寅到天津后,殚思极虑,因地制宜,参照龙华火药厂的“铅房法”,不久便试造成功。其质量“与外来无异”,而价钱却便宜了数倍。由于能自制镪水,为天津机器局之后的大规模发展、新火药的研制,都开创了有利条件。
1876年,上海《格致汇编》春季卷上记载着:“近知中国已有两处置铅房造硫镪水,皆得其法。所造之镪水,可与西国来者相比,难分轩轾矣。一在上海龙华火药厂,系徐雪村创造之;一在天津火药厂,系徐仲虎造云。其两处所自制之硫镪水,已足敷两厂之用,无须向西国购办矣。”
经过实践和总结,以徐寿、徐建寅为主,先后为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编写了有关制酸、淋硝等各种工艺和制做规程,如《净提毛硝法》、《熬炼镪水法》、《提浓镪水法》、《提浓磺镪水法》等。这些方法、规程,有些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寂寞下着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徐建寅(1845~1901) 字仲虎。江苏无锡人。其父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1861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1875年在山东机器局任总办。1879年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1886年在会办金陵机器局时,采用西法制成新式后膛招枪和铸钢。1889年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后任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1901年3月,在钢药厂与员工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本    名
徐建寅
字    号
字仲虎
所处时代
清道光-清光绪年间
出生地
江苏无锡
出生时间
1845年3月7日(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九日)
去世时间
1901年3月31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主要作品
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等40余种。
主要成就
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
父    亲
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