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徐建寅是近造代船业的先驱,设计并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在福建工作期间督工监造了国内最大的一座船坞“青州船坞”

作者:徐建寅

 

徐建寅是近代造船先驱,与华蘅芳共同设计并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徐建寅一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不仅为创办和发展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并且也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奠基者。19世纪60年代,作为水上运输和军事装备用的主要工具汽机轮船,在西方一些国家早已使用,但在中国却依旧是传统的木制帆船,“摇橹划桨、背纤使舵”。当时,清政府要从外国购买或租借这种新式船只,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如需请洋人来中国建造或修理。“则糜费更多”。


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安庆军械所从事技术工作的徐寿,向提倡“洋务”的曾国藩建议,不需洋人自制轮船的设想,很快得到曾国藩的支持。为实现这个愿望,徐建寅、华蘅芳多方搜寻资料,他们参照一些零星资料,先造出了蒸汽机,又据英人合信氏编著的《博物新编》中的一幅轮船插图,以徐寿为主设计制做了船的模型。在试制过程中,一些技术问题和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徐建寅、华蘅芳都做了不少工作。经过多次试验、改进,1863年,一艘木壳机动轮船便试造成功。这就是被命名为“黄鹄”号的、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制造出的第一艘轮船。1864年,徐寿、徐建寅在“黄鹄”号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加大。1865年,便成功地制造出一艘长55尺、载重25吨、时速21.2里的机动轮船。当这艘船在长江下水时,外国人办的《字林西报》,以《中国人的机器技能》为题作了专门报道,说这艘船的“全部工具器材,连同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汽压计等,均经徐氏父子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协助。”

徐建寅在福建船政局做技术工作期间,亲自设计并督工监造了国内最大的一座船坞“青州船坞”
1867年,徐寿、徐建寅经曾国藩推荐,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作。江南制造局在1865年由李鸿章初建时规模很小,以制造枪炮为主。1867年由虹口迁到高昌庙后,先后增设了造船、锅炉等一些新厂。为吸取西方各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制造局根据徐氏父子的提议,设立了专门翻译出版西书的翻译馆。于此徐建寅一面协同徐寿等研究造船技术,一面同傅兰雅等合作翻译科学技术书籍。经过努力和几次改进,1868年以徐寿为主,为江南制造局造成了第一艘木壳明轮兵船,即“惠吉”号。这艘船,“长180尺,宽27.2尺,吃水8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上并装有大炮8门。”这艘兵船的船体、吨位、时速及制造速度等,都远远胜过了“黄鹄”号。“惠吉”号制造成功,不仅拉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同时在中国的造船工业史上,也标志着开始朝着自立、自主的方向迈进。在技术理论研究方面,也较前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除徐寿与西人合作,翻译出版了《汽机发轫》等有关书籍外,徐建寅与傅兰雅共同翻译出版了《汽机必以》、《造船全法》等科学技术书籍。
“惠吉”号下水后,又陆续造成了“操江”、“测海”,1000吨级的“威清”及2800吨级的“驭远”等大型舰船。徐寿、徐建寅不仅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创了局面,也为中国培育了第一代产业工人和造船骨干。
徐建寅在西方考察两年多时间里,几乎访遍了英、德、法三国的所有造船厂,对他们的制造能力、设备、技术状况以及各种船舰的性能、装备,优缺点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和了解,并把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详细作了纪录。这对正起步兴建中的中国造船工业,是非常适时和有益的。
1896年,徐建寅被派往福建船政局做技术工作(提调职)。福建造船厂,又名马尾造船厂,是清政府于1866年在福州马尾建造的个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初期,这个造船厂的切大权都由法国人总揽,技师、工头等也都是高薪招聘的法国人。1884年中法战争时,这个厂遭到了极大破坏。1894年中日战争之后,生产制造更趋下降。徐建寅到此后,处处从实际出发,以他多年治厂和制造的经验、阅历,在恢复生产和治理整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此期间,他亲自设计并督工监造了、当时被称为国内最大的一座船坞,即“青州船坞”。他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深为时任船政大臣裕禄的赏识。说,“该员才识练达,究心时务”。“于机器制造情形极为熟悉”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蒲公英的半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徐建寅(1845~1901) 字仲虎。江苏无锡人。其父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1861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1875年在山东机器局任总办。1879年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1886年在会办金陵机器局时,采用西法制成新式后膛招枪和铸钢。1889年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后任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1901年3月,在钢药厂与员工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本    名
徐建寅
字    号
字仲虎
所处时代
清道光-清光绪年间
出生地
江苏无锡
出生时间
1845年3月7日(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九日)
去世时间
1901年3月31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主要作品
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等40余种。
主要成就
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
父    亲
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