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邓世昌甲午战争纪念馆、博物馆、大鹿岛雕像等纪念性建筑,是后人对这位历史英雄的的怀念

作者:邓世昌

 

邓世昌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于威海,以艺术的手段展示了甲午海战的悲壮
“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于威海刘公岛,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影视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


100多年前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大鹿岛”,上演了一场由中日两国海军参加的19世纪末世界最大规模的海战。省委党校文史教授“王建学”的一份关于辽宁省建“甲午海战纪念馆”的建议引起了省政协和丹东市政协的重视。“甲午战争才是日本侵华的起点。”采访中,王建学还向记者讲述建甲午海战纪念馆的意义。
邓世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专门保护管理机构,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泽民同志为该馆亲题馆名。1988年,国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是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为主题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馆址所在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级军事衙门。
该馆被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国家六部委,中宣部分别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邓世昌荣成市成山角祠,虽年久失守,历经战火,仍然修缮一新
成山角,又称成山头,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岬角,属“荣成市”。1895年1月20日至25日,日军为了攻克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从侧后进行包抄,并在此地登陆。上岸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由于陆防失守,威海卫很快陷落,刘公岛遂成孤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荣成人民为了悼念在甲午黄海大战中为国英勇牺牲的邓世昌,就自发募捐,在成山角立祠,供以邓世昌的木雕像,人民群众称为“木圣”。岁时祭扫,馨香不绝,以表达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外国人游览此山,都摄影带回,以志景仰。此祠虽年久失守,历经战火,但邓世昌的木雕像仍然完好无损。现已修缮一新,供游人凭吊。
邓世昌大鹿岛雕像,位于辽宁丹东,是一个博大的爱国主义基地
在月亮湾中部巍然屹立的邓世昌鲁青石雕像。邓世昌身着披风,左手按剑,右手执一支单筒望远镜,面向大海,昂首云天,雕像的基座前面,刻着“爱国名将邓世昌”七个字,背后刻着邓世昌英勇殉国的简要事迹。
由于辽宁丹东“大鹿岛”海域就是甲午海战场,岛上又有邓公之墓和伟岸雕像,因而此岛就是一个博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像一部教科书摊放在黄海战场前。1988年以来,每年都有20多万人前来翻读这沉重的书页,温习中国近代史极其壮烈的一章。除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游客外,还有港澳台胞、海外华侨以及日本、美国、韩国等国际友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漫步、在寂寞的路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中国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那天是邓世昌45岁生日。有《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中文名
邓世昌
外文名
Deng Shichang
别    名
邓永昌(原名)
国    籍
中国(清代)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
1849年(己酉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
1894年(甲午年)9月17日
职    业
海军将领、民族英雄
毕业院校
马尾船政学堂
主要成就
参加黄海战役
军    衔
副将协都统(少将)致远舰舰长
祖    籍
广东东莞虎门怀德乡人
追    封
少保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