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世昌
邓世昌受广州人民纪念,修“邓世昌雕像”建“广州邓世昌纪念小学”
广州邓世昌雕像位于“天河公园”内,邓世昌衣冠冢前,雕像基座前刻“民族英雄邓世昌”,雕像基座后刻邓生平事迹。
广州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坐落在二龙街的末端,毗邻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学校的前身是私立前程、世昌、永民小学分校,先后易名为河南区龙田小学、河南区龙田仁和直街小学、海珠区遵义小学、海珠区仁和直街小学。2002年7月更名为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如今,为申报市一级学校,全校师生努力地工作、学习。由区教育局规划,区政府投资兴建的有高标准教学设施的教学综合楼、高标准的操场、美观而新颖的校门及围墙工程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一所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的崭新学校将展现在眼前。
邓世昌广州邓广场,耗资2亿,设甲午风云浮雕等
广州规划建设“邓世昌广场”。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有关方面正积极启动邓世昌广场规划建设。按照设想,邓世昌广场建设投资总预算达2亿多元。广场设甲午风云浮雕,广场的功能设置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展览区域,包括博物馆和纪念馆;二为旅游、休闲区域,即前、后广场。广场中心位置设邓世昌雕塑,并有长62米、高3米的檐式巨型邓世昌甲午风云浮雕;还有面积760平方米的南北长条形水池。后广场以邓世昌纪念馆为中心,采用园林布局形式,展览馆内主要对邓氏宗祠建筑进行改建和维修,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要举办以邓世昌和甲午海战为主题的展览。广场园林绿化空间约8500平方米,结合人工瀑布、湖水荡漾、碑廊画室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环境。广场北拟命名“世昌路” 2002年5月,海珠区政府将兴建邓世昌广场的设想上报市政府,并于当年6月初步拟订设计方案,并先后上报市文化局、市规划局审批。规划部门原则同意了建设项目的选址要求。为使邓世昌广场形成一定的规模,海珠区政府已将“仁和直街小学”更名为“邓世昌小学”,并决定将西起洲头咀,东至江南大道,与仲凯路相接的广场以北路段命名为“世昌路”。
邓世昌威海铜像被当地人们当做神像供奉
威海环翠楼,是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一座古建筑。甲午战争以后,威海人民为了缅怀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英烈,在环翠楼上把他们当做神像供奉。民国28年8月20日的《申报),上面记载着:威海卫有一环翠楼,楼上中堂供奉着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领木主和肖像。”
1934年5月,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凭吊设有邓世昌、丁汝昌牌位的威海环翠楼时写下一副楹联:劲节励冰雪,对万顷碧涛,凭此丹心垂世教;登临余感慨,望中原戎马,擎将热血拜乡贤。
1986年9月16日,山东省威海市政府和人民群众在“环翠楼公园”前举行了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揭幕仪式。这座铜像重3.5吨,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形似“致远”舰首,连同底座高10.2米。邓世昌身穿披风,表情深沉,双手按着一把长长的带鞘的宝剑,十分威严。环翠楼公园广场开阔,绿草似茵,游人如织。从红领巾到白头翁,无不在邓世昌高大的铜像前凝神仰看,在此凭吊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