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陈嘉庚晚年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台湾回归1950年,他在集美学村创建鳌园。毛泽东赞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老人

作者:陈嘉庚

 

晚年的陈嘉庚,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台湾回归1950年,他在集美学村创建鳌园
晚年的陈嘉庚,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台湾回归!1950年,他在集美学村创建鳌园。在鳌园中的“博物观”照壁石屏正中,请石匠刻录5幅地图。上面一幅是“世界地图”,其下面并列四幅地图,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福建省全图”、“台湾省全图”及“同安县全图”,并在图中刻下亲撰的《台湾史略》。陈嘉庚先生亲撰的《台湾史略》的第一句话写道:“台湾为我国东南一大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统一事业。针对美国的侵略行径,1950年7月4日,陈嘉庚通过《福建日报》发表谈话,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外国干涉。此后,他又发表一系列对记者的谈话和声明,发表接见华侨的谈话等等。一再阐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外国侵占或干涉,并号召华侨为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祖国统一是陈嘉庚临终遗嘱的第一件大事,他最后的遗言是“台湾必须归中国”。他相信他的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一定要实现。这就是陈嘉庚先生为什么在“鳌园”刻录的地图中刻下“台湾省全图”的最重要原因。
1990年0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以表彰陈嘉庚对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
陈嘉庚先生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老人
陈嘉庚先生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老人。他的事迹全球传扬,他的精神历久弥新。陈嘉庚先生一生爱国、一生创业、一生兴学,他的实践和精神形成了独特而又丰富的嘉庚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君子必诚其意”、“士不可不弘毅”……九十多年前,陈嘉庚从中华文化的精髓中提炼出“诚毅”二字作为他所创办的集美学村各校的共同校训。诚者,诚以待人;毅者,毅以处事。嘉庚先生要求师生做到“诚信果毅”,他说“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着‘诚毅’的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诚毅”校训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成为一代又一代集美师生的座右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祭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08月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90年0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中文名
陈嘉庚
外文名
Tan Kah Kee
别    名
陈甲庚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
出生日期
1874年10月21日(阴历9月12日)
逝世日期
1961年08月12日
职    业
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
念过私塾,师亡即辍学
主要成就
支持辛亥革命、支持抗战、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 
创办厦门大学、集美学村 
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
代表作品
《南侨回忆录》
相关人物
李光前、陈敬贤、陈六使
重要任职
南侨总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