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法善
叶法善师承上清道教在李唐时期发展鼎盛,一直流传至今
叶法善师承开蒙于上清,授道于正一,得道于洞渊,净明诸派高道,对叶法善师承家以考略,对于研究叶法善的思想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利于进一步认识叶法善在道教历史上的影响和贡献。
南宋之前,松阳叶法善后裔叶氏道教法脉传承主要围绕本宗族内传承,南宋后逐渐开始传与他姓,在浙西南松阳,遂昌,龙泉等地偏远山区保留着的的“灵宝仙坛”为叶法善法脉传承,如遂昌、松阳灵宝仙坛法师主要供奉张天师,叶天师,李天师。
相传三天师为为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原始天尊三天尊徒弟。既是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叶法善遗世诗》:“昔在禹馀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此“禹馀天”既是“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的禹馀天。由此可见叶法善法脉(有说是洞渊派)与上清灵宝有着深厚的渊源,其后世传承“灵宝仙坛”在浙西南瓯江流域传承了千年,始于唐代,发扬于南宋,存于当代。
因地方口音各地法传承略有区别,传承保护最好的在是松阳遂昌龙泉村落,另外青田县,庆元县也有部分灵宝仙坛道士,根据手抄本记载民国温州部分地区也有传承。
灵宝仙坛法脉道士用“灵宝仙坛”法印,雷霆都司,北极驱邪院。少数也传承道经师宝和太上老君印。现存多为木印,目前还存有最老的为铜印和元代和田玉印。用九叠篆文。
清代松阳县徐家和到郑家皆有传承。图为灵宝仙坛清代符咒手抄本,内有请神请到张天师李天师叶天师,遂昌叶三善提供。
叶法善在松阳卯山的遗迹保留甚少,备受当地人们敬仰
在松阳卯山存有叶法善修道多处古迹,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目前仅有一口井和石墙依稀可见当年景象。遂昌云峰镇天师殿历史悠久,主要供奉叶法善天师,清光绪《遂昌县志》卷二记载:“牛头山在邑东35里,峰峦层叠有九,又名“九云峰”,与松阳接境。世传真人叶法善曾骑虎创庵于顶,修炼飞升而去。后人即其庵建天师庙。”至今,云峰一带每年的八月会,恭迎天师殿的叶天师巡游各村,护佑地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