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西汉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吕后(汉高祖刘邦原配妻子吕雉)一般指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吕产(?-公元前180年),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秦末汉初时期人物,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曾任洨侯。其父“周吕侯死事,”其兄吕台为郦侯。前195年,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嗣为惠帝。惠帝软弱,大事多决于吕后。前188年,惠帝死,吕后临朝称...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因为深受当时流行的...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召信臣,汉代水利名人,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为南阳郡太守,大力发展农业和兴修水利。亲自勘查水源,开沟渠,修筑堤坝水门,建成水利工程数10处,灌溉面积年年增加,最多时达3万顷,使南阳地区成为当时全...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汉高祖二年(前20...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卫长公主,又称当利公主,刘氏,西汉长公主,名、字皆不详,一般认为是汉武帝长女,母为皇后卫子夫。因于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级封为长公主、汤沐邑为最富庶的盐邑、两任丈夫皆贵震天下,被认为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同母弟为汉武帝嫡长子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卫绾(?-公元前131年),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县)人,西汉大臣,官至丞相。汉文帝时,以弄车之技当上郎官,迁中郎将,出为河间王太傅。汉景帝时期,从平七国之乱,升任中尉,加封为建陵侯,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汉武帝继位,官至丞相。卫绾一生为官,...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卢绾(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4年),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今北京)。汉十...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卜式,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人,西汉时期官员。因出资救助朝廷皇上拜其为中郎,赐爵左庶长,后拜为齐王太傅,又转任为丞相。元鼎年间,征召其代石庆为御史大夫。元封元年(前110年)被贬为太子太傅。后寿终正寝。...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南宫公主,西汉时期人,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的第二个女儿,汉武帝二姐。元朔六年(注:前123年),侯申坐尚南宫公主,不敬,国除。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对这一段的注释为:“南宫公主,景帝女。初,南宫侯张坐尚之,有罪,后张侯耏申尚...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丞邑(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衡幼年家贫,勤奋不辍,少时当过长工,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十七岁时升入太学,师从经学家...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匈奴单于,西汉匈奴单于。原为右奥建王,日逐王先贤掸之兄。原为右奥鞬王。日逐王先贤掸之兄。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奉屠耆单于之命,与乌藉都尉各率兵防御呼韩邪单于。后屠耆杀右贤王父子,发生内乱,他乘机自立为车犁单于。不久被屠耆单于击败,率余部...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雄渠(?-前154)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76年,文帝封他白石侯。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他立为胶东王。...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遂(?―公元前154年),汉高祖刘邦之孙,赵幽王刘友之子,西汉诸侯王,封赵王。...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辟光(?-前154年),汉高祖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文帝十六年受封济南王。汉景帝十一年,参加七国之乱相约吴、楚二国谋反,他们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叛变,欲夺景帝皇位,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被迫杀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还自...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贺(公元前93/92年-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山东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87年),其父昌邑哀王刘髆去世。始元元年(前86年),刘贺嗣位,年四五...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贤(?-前154),齐悼惠王子,刘邦孙。前176年,济北王刘兴居被击灭后封为武成侯。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他被立为菑川王。前154年,晁错建议景帝削夺诸侯王封地,他参加吴王刘濞发动后七国叛乱,派兵围齐临淄,后兵败被杀。汉徙济北王刘志...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荣,汉景帝的庶出长子,曾被汉景帝立为太子,后因其母不大度牵连被废,汉武帝刘彻的兄长,胶东王刘彻取代他成为太子。汉景帝宠爱的栗姬生了三个儿子,长子为刘荣。景帝四年(前153年)四月,以立长的原则,立栗姬所生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封刘彻为胶东王...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肥(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89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西汉诸侯王。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其母曹氏是汉高祖情妇。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公元前18...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又作刘演,字伯升,西汉末年暨新朝南阳郡蔡阳县人,汉高祖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兄,汉更始帝刘玄的从弟。新朝末年著名人物,起义军将领。新朝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稷即刘四将军(?-23年),王莽新朝末年南阳人,开始为刘家三兄弟的家仆,新莽末年,他与刘縯等人率七八千人起义,号“舂陵兵”,他被封“刘四将军”,成了刘家的兄弟。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将军。昆阳之战后被更始帝猜忌,被杀。“舂陵兵”...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汉朝皇族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病已一般指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被祖母史家抚养。汉武帝遗诏掖...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玄(?-25年10月),南阳舂陵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今南阳白河)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熊渠,是汉朝宗室,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父亲是舂陵节侯刘买,他承袭舂陵侯的爵位。他死后,谥号戴,舂陵侯的爵位由长子刘仁继承。他的庶子苍梧太守刘利是更始帝刘玄的祖父。他的弟弟郁林太守刘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濞(bì)(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代顷王刘仲之子,西汉宗室、诸侯王。刘濞性情极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公元前196年,满二十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武(?-公元前144年),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启同母弟,母亲为窦太后。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十二年),梁怀王刘揖去世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七...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歆,字子骏,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昂(?-前154),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76年,汉文帝封之为平昌侯。前164年又与其兄弟六人同日俱立为王,他被立为胶西王。景帝三年(前154年)汉削吴王刘濞封地,举兵叛乱。他因前已被削六县,遂与吴王同谋起兵,与胶东,淄川二王共围临淄,...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敬(西汉建信侯)一般指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据即戾太子(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母为卫皇后,故称卫太子。刘据生于元朔元年(前128年)春,武帝喜,诏令朝臣为其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为立禖祠。三月,立其母卫子夫为皇后,赦天下。元狩元年(前122年)夏,...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戊(?-公元前154年),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之孙,楚夷王刘郢客(《史记》作刘郢)之子,西汉诸侯国楚国第三任王,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53年。汉景帝二年,薄太后去世。刘戊在服丧期间饮酒作乐,被人告发。汉景帝缩小其封地。刘戊遂决定与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德,字路叔,刘辟强子,楚元王刘交后,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弘(?―前180年),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前184年6月15日,继任帝位,即后少帝,娶吕禄之女为皇后。前180年9...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屈氂(?―公元前90年),西汉宗室,宰相,汉景帝刘启之孙,汉武帝刘彻之侄,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官至左丞相,封澎侯。刘屈氂在拜相之前任何官不详,时任丞相公孙贺被捕下狱,刘屈氂由涿郡太守升任左丞相,封澎侯。征和二年(前91年)秋,江充进谗言陷害...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西汉皇族,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汉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他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如意(?-公元前194年),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戚夫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受封为代王。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改封为赵王。因母有宠,汉高祖数欲立为太子,因大臣与吕后反对而作罢。刘邦害怕吕后谋害刘如意,便...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兴(?―前8年),即中山孝王。汉元帝刘奭第三子,母冯昭仪。汉平帝刘衎父。建昭二年(前37年)封信都王,十四年,徙封中山。汉成帝无子,议从诸侯王子中立太子,御史大夫孔光曾建议立刘兴,汉成帝以他不才,又是兄弟,遂立刘欣为太子。...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伯姬即宁平长公主(公元前2年-公元30年),生于西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南阳蔡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西南)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刘启的七世孙。父刘钦,西汉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南顿)县令,母湖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大...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刘交即楚元王(?―公元前179年),字游,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母太上皇后李氏,西汉诸侯王。刘交天性好读书,多才多艺,少时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刘邦为沛公时,刘交与萧何、曹参等俱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冯媛(?-公元前6年),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安)人,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长女,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汉平帝刘衎的祖母。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选入后宫。初为长使,数月升为美人。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生子刘兴,封为婕妤。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冯奉世(?-前40年),字子明,西汉将领。原籍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后移居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汉武帝末年,冯奉世以良家子的身份选任郎官。汉昭帝时,按功劳次序补任武安县的长宫。被免官时,年过三十,学习《春秋》,钻研其义,读兵法,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其祖父为战国赵国中丘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其以孝行著称于时,为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汉文帝乘车遇到冯唐,谈到赵将李齐才能,并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侵犯。冯唐直言道:“即...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冒顿(mòdú)(前234年-前174年),姓挛鞮氏,冒顿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他是匈奴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冒顿单于即位不久,东...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公孙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公孙贺(?―前92年),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今甘肃宁县)人,汉武帝时期将领。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胶东王刘彻立为太子,选为太子舍人。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迁太仆。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先后以太...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公孙诡(约公元前?年至前一四八年)字、里,生年都不详,卒于汉景帝中元二年。多奇邪计。初见梁孝王,赐千金,官至中尉,号曰公孙将军,梁王怨袁盎,乃与诡及羊胜谋,使人刺杀盎。于是天子疑梁王,乃遣使捕诡、胜。诡等匿王后宫,使者责之急,王乃令诡等自杀...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兒宽又作倪宽。倪宽(?-公元前103年)西汉官员,字仲文,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历仕廷尉、掾举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御史大夫。汉武帝元封六年,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定《太初历》,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傅皇后一般指孝哀傅皇后(?-公元前1年),傅氏,野史载其名为傅黛君,河内温县人,孔乡侯傅晏之女,汉哀帝刘欣祖母傅太后(傅昭仪)的堂侄女,汉哀帝的皇后。刘欣为定陶王时,傅氏嫁给他。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刘欣获立太子,傅氏成为太子妃。绥和二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为魏郡郑翁。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立为婕妤,甚得宠爱。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傅介子(?一公元前65年),西汉勇士和著名外交家,汉族,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略劫财物。他要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返奏被任为平乐监。前77年(元凤四年)又奉命以...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何武(?-3年),字君公,蜀郡郫县(今四川省郫县北)人,西汉大臣。早年学习《易经》,与翟方进为友。历任鄠县县令、谏大夫、扬州刺史、丞相司直、清河郡太守、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楚国内史、廷尉。居摄三年(前8年),为御史大夫(改大司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