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西汉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代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盐铁论》原为汉昭帝时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为一方,以各地...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栾布(?-公元前145年),西汉梁国人,西汉政治家。因为彭越收尸、据理力争而被汉高祖看重,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栾布以击齐之功,封鄃侯,出任燕相。中元五年逝世。燕、齐的乡民祭拜栾布为土地神,都为他立社,号栾公社。...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讳皆不详,齐国人,汉景帝刘启的妃妾。早年受皇太子刘启宠爱,为刘启生下三子:刘荣、刘德、刘阏于。栗姬年纪渐长,逐渐失宠于景帝。刘荣作为景帝长子,先是被立为太子,后来因栗姬心胸不够宽广而被废,栗姬忧郁而死。司马迁说:“栗姬...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枚乘(?~公元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古籍《汉书》记载为淮阳(今河南淮阳)人。原为吴王刘濞郎中。枚乘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后拜在梁孝王帐下,汉景帝下召升枚乘为弘农都尉。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西汉中期宰相,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赤泉侯杨喜曾孙,太史令司马...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杨恽yángyùn(?-前45),西汉政治家。字子幼,汉族,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宣帝时曾任左曹,后因告发霍氏(霍去病子孙)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升为诸吏光禄勋,位列九卿。其父杨敞曾两...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杜延年(?-公元前52年),字幼公,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杜周少子,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通晓法律,初任补军司空。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平定益州蛮夷叛乱,回朝后任谏大夫。上官桀等人谋乱时,杜延年知其谋报告汉昭帝...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蔡(?-公元前118年),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汉武帝的第二个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军功显赫,从政则政绩卓著,获得世人的好评。...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敢(?-前118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第三子。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并封关内侯。前118年,因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生年不详。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为娼,李延年与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娼门,能歌善舞,容貌喜人。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武帝宠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后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征和...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左车(ju)(生卒年不详),西汉柏人(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好客少年,捕搏敢行。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时,诸陵县属太常,博以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后去官入京兆...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朱买臣(生卒不详),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字翁子。汉武帝时,为中大夫,累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朱买臣家贫好学,靠卖柴生活。经同乡严助推荐,拜为中大夫。东越多次反叛,朱买臣向汉武帝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曹襄,西汉人,先祖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平阳懿侯曹参。曹参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功第二而排表首,司马迁为平阳曹氏特撰《史记曹相国世家》。曹襄是汉武帝长姊--平阳公主与平阳侯曹时之子,在其父曹时薨后袭平阳侯位,尚卫长公主。二人生有一子曹宗。...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曹无伤(?-公元前206年),部分史书中也写作曹毋伤。他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将领,随汉高祖起事,官至左司马。他是导致鸿门宴事件发生的人物之一,亦因此被刘邦处死。...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曹参(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沛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景帝召幸程姬,适逢程姬有月事,不愿进侍,就把侍女唐儿加以装扮,使她夜晚进侍皇上。皇上醉酒不知内情,以为是程姬,就和她同床了,于是有了身孕。事后皇上才发觉并不是程姬。等生下儿子,于是就命名为刘发。刘发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颖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文翁(前187~前110),名党,字仲翁,公学始祖,庐江舒人,西汉循吏。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为了纪念文翁,庐江县建乡贤祠(移建后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舒城县将原文冲小学改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1],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妾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戾太子一般指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母为卫皇后,故称卫太子。刘据生于元朔元年(前128年)春,武帝喜,诏令朝臣为其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为立禖祠。三月,立其母卫子夫为皇后,赦天下。元狩元年(前122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魏郡斥丘(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北乡义)人。一说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生卒年不详,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戚夫人(?-前194年),又称戚姬,秦末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刘邦做汉王时得到她,很是宠爱,生下赵隐王刘如意。刘邦因特别宠幸戚夫人,继而认为吕后之子刘盈为人仁弱,不像自己的个性作风,戚姬得到宠幸,常跟随刘邦到关东,她日夜啼泣,要让刘邦下定决...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慎夫人,生卒及家世不详,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汉文帝刘恒的宠妃,当时,慎夫人甚至可以与孝文窦皇后同席而坐。有美色,能歌舞,擅鼓瑟。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带着窦皇后、慎夫人乘辇同往上林苑游幸,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由于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在...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徐伯(生卒年不详),齐郡(今山东临淄)人。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水利学家。当时,汉武帝采用了大臣郑当时的建议,命工程水利专家徐伯测量地形,发兵卒数万人开掘了漕渠,灌溉农田。徐伯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他不负汉武帝所望,饱经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彭越(?-前196年),别号彭仲,昌邑(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诸侯王,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诛...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汉族,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人,西汉法学家,法官。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的门下学习,与李...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家于外黄。秦末汉初人物,曾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军,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世为避汉文帝讳,恒山皆作常山)定都襄国(邢台)后归汉成为刘邦部属,被加封为赵王。汉高帝...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禹(?-前5年),字子文,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东)人,后移居莲勺。从施仇学《易经》,从王阳、庸生习《论语》,被推为郡文学。甘露年间,诸儒推荐做了博士。初元年间授太子《论语》,升任光禄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代王商任丞相,封安昌侯。建平...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汤(?-公元前116年12月),西汉时期官员、酷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安世(?-前62年),字子儒,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西汉大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生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官。汉武帝时,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时,拜右将军兼光禄勋,以辅佐功封富平侯。汉宣帝时,累官至大司马卫将军、领...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张嫣(前202年―前163年),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外甥女)。前192年,年仅十一岁的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前180年,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废黜张嫣皇后之位。前163年去...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庄青翟(?~前115年),西汉大臣。汉高祖时武强侯庄不识(《史记》作庄不职)之孙,汉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丞相。后因于权臣张汤的相互构陷,牵连致死。...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庄忌(约前188-前105)西汉辞赋家。会稽吴(今苏州吴县)人。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名严忌,与邹阳、枚乘等唱和,是梁孝王门下著名辞赋家。作品仅存哀时命一篇。此赋感叹屈原生不逢时,空怀壮志而不得伸。是咏屈赋中的佳品。此赋纯属骚体,保持了由贾谊开...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平当(?-公元前4年4月23日),字子思,梁国下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人。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汉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迁丞相司直,左迁朔方刺史,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迁长信少府。永始中为大鸿胪。元延初为光禄勋...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师丹(?-5年),字仲公,西汉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臣、政治家。哀帝时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以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后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市)人。汉元帝末年,被征为博士。成帝时,官至光禄大夫、丞相司...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审食其(shěnyìjī)(?-前177年),是刘邦的同乡,沛县人。以舍人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渐为吕雉所亲信。后被封为辟阳侯,因得幸与吕后,被汉惠帝发现,想要诛杀之。但其朋友帮助他躲过一劫。吕后死后,诸吕被杀,淮南王刘长伺...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宋皇后(汉灵帝刘宏第一任皇后)一般指汉灵帝皇后宋氏(?―178年),扶风平陵人,汉章帝刘炟妃子宋贵人堂曾孙女,执金吾宋酆之女,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建宁三年(170年),入选掖庭,封为贵人。建宁四年(171年),汉灵帝立宋氏为皇后。光和元...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宁成,西汉酷吏。南阳穰人。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都尉、中尉。因贪暴残酷,宗室豪杰人人惴恐。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在家乡放高利贷,购陂田千余顷,役使贫民数千家,致产数千金,从骑数十。再起为关都尉,出入关者云:“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孝武卫皇后(?-前91年),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子夫以平阳公主家讴者得幸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其名“娡”...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孝昭上官皇后即上官小妹,孝昭皇后(前89年-前37年),上官氏,汉昭帝皇后。上官安与霍氏之女,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出生于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于公元前83年(始元四年)被汉昭帝纳入宫中;初封婕妤,月余,立为皇后;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孔光(前65-5年4月28日),字子夏,曲阜(今山东曲阜)人,西汉后期大臣,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自幼随父徙居长安,聪颖好学,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光禄勋匡衡推举其为方正,入朝任谏大夫。他性格刚...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汉高祖七年,...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唐蒙,西汉官吏。初为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令。武帝时,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出使夜郎,以厚礼说服夜郎侯多同归汉。汉在其地设置犍为郡。...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1年)。蒙语为:Uhaanyehe(古蒙:Huhaanyeke)。意味“广智,多智”。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前58~前31年在位。名稽侯珊。虚闾权渠单于之子。他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匈奴单于,因迎娶王昭君而广为人所知。父...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呼韩邪一般指呼韩邪单于(hūhányéchányú)(?~公元前31年)。蒙语为:Uhaanyehe(古蒙:Huhaanyeke)。意味“广智,多智”。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前58~前31...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周阳由,汉代政治家,本姓赵氏,后其父以淮南厉王刘长舅父的身份而被封为周阳侯,遂改姓周阳氏。后因在河东郡做都尉时与太守申屠公争权,相互告发,而被治罪,处以弃市之刑。...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周昌(?-公元前192年),沛郡人,西汉初期大臣。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刘如意为吕后所杀,周昌自觉辜负刘邦,郁闷不乐,三年后去世,谥号悼。...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周勃(?-前169年),沛(今江苏沛县)人,祖籍卷县(今河南原阳),西汉开国将领、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楚汉成皋之战中周勃先留...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吴芮(约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南昌城赣江岸边的滕王阁第四楼,有一幅巨大的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壁画。在这些杰出人物中,鄱阳县人吴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