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近代
黄埔军校十期毕业生-李亚东(1911.5-1996.6)1938年5月,任第二集团军(抗战后二十六军改名)三十军三十师八十八团一营连长,台儿庄抗日战役受到国防部一等功。...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词。《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例如第一首写闺阁愁思:佳人高楼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痛“不忍闻”。暝色渐入庭院...查看全文
朝代:西夏
西夏神宗李遵顼(1163年-1226年),西夏宗室齐国忠武王李彦宗之子。史书记载:“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1203年,廷试进士第一名,1211年8月12日废襄宗自立,改元光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任内全盘承袭襄宗...查看全文
朝代:西夏
西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小字阿移,《辽史》记为李德昭,夏太祖李继迁长子,夏景宗李元昊的父亲。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约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卒年不详。懿宗末,以文谒相国路严,问其年,仅十七。时严亦年少,颇器重之,荐于朝。将召试,会严贬,遂还秋浦。移居九华,与张乔、顾云辈为方外友。昭象能诗,今存八首。《全唐诗》
朝代:北宋
约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与王樵、贾同齐名;又与刘潜同时以文学称京东。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出身,调乾宁主。冠著有《东皋集》二十卷,不传。存词五首。《宋史本传》传于世。沈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玄宗天宝以前人。生平不详。李康成编《玉台后集》曾录其诗。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5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查看全文
朝代:东汉
李龙,东汉著作家。生于永平初,卒与永和间。字伯仁。广汉雒(今四川广汉北)人。少时以文章著名。和帝时侍中贾逵荐,拜兰台令史。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奉命与刘珍等撰《汉记》。顺帝时官至乐安相。著有诗、赋、铭等二十八篇。...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鼐,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李鸿藻(1820-1897年),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河南学政。同治元年,擢侍讲,深受西太后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四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骘,[宋]字显夫,成都人。官至朝散大夫。以能书名,得莫、行、草三味,而真尤胜。苏轼(一o三六-一一o一)尝师之。《书史会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馀(?--?),四川成都人。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状元。一说长庆三年进士。工乐府。曾任职湖南。...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李颙(1627~1705),字中孚,号二曲。明末清初周至人,明清之际哲学家,与浙江余姚黄宗羲、直隶蓉城孙奇逢并称为海内三大鸿儒。李颙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颙和眉县李柏、富平李因笃统称为“关中三李”。李的著作,康熙、雍正年间均...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顺,北宋初川峡地区农民起义领袖。他是北宋初期位于中国四川地区的一个短暂政权,从994年的一月到994年的五月,该政权仅仅只维系了5个月而已。初为茶贩。淳化四年(公元994年),王小波死后,被推为领袖。所部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他令乡里富...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韶,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李霨(1625-1684年7月22日),字景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幼丧父母,执亲丧,哀毁如成人。立志读书,寒暑不缀,言行不苟。顺治二年举于乡,顺治四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除检讨,特改编修。历任秘书院学士、内宏文院大学士、工部尚书兼东阁...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霜涯,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李震,字懋学。明朝军事将领。父亲李谦,官至都督佥事。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袭父荫,为指挥使。李震袭指挥使,正统九年,跟从征讨兀良哈立功,晋升为都指挥佥事。之后跟从王骥平麓川,进都督同知。成化十一年,再次分兵攻破苗族兵变,破六百二十余寨,...查看全文
朝代:十六国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查看全文
朝代:西汉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李闯王即李自成。(1606.09.22-1645.05.17),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查看全文
朝代:清朝
李长水,平原县苏集乡前杠子李庄人。义和团首领。清光绪年间,随着帝国主义入侵的加剧,同时,也加强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欺压蠢昧百姓,外国传教士不断向农村渗透。李长水深受其害,经常被本村恶霸地主、洋教徒李金榜所欺,从而激发了他反帝爱国的热情和对洋...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李锦即李过(?-1649年),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侄子,又名李锦,字补之,号一只虎。大顺制将军、都督。又名过、双喜,号一只虎,陕西米脂人。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侄。崇祯三年(1630)从自成起义,从骁勇善战著称。历任营制将军。进京后加都督衔。自成牺...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铨,宋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都,字里不详。登进士第。初为荆南从事。僖宗乾符五年(878),自户部尚书出为河中节度使。广明元年(880)为太子少傅。中和元年(881)复兼。旋罢使职。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二〇九引《抒情诗》、《桂苑笔耕集》卷七、《北梦琐言》卷一一、《资...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郢,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邺,魏州人也。幼事杨师厚,及庄宗入魏,渐转裨将,历数郡刺史,后迁亳州。为政贪秽,有奴为人持金以赂邺,奴隐其金,邺杀之。其家上诉,因讦其阴事,诏贬郴州司户参军,又贬崖州长流百姓,所在赐自尽。...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邴(1085-1146),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查看全文
朝代:元朝
李邦祐,元朝人,生平,里籍均不详。...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邦献,太宰李邦彦之弟。宣和七年(1125),直秘阁、管勾万寿观。绍兴三年(1133),夔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五年(1135),特追职名。二十六年(1156),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又直秘阁、两浙西路转运判官。乾道二年(1166),夔州路提点刑...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邦彦(?一1130年),一作李彦,怀州(今河南沁阳)人,字士美,自号“李浪子”,人称“浪子宰相”。外表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学上舍生出身,官至尚书左丞,宋钦宗时,金兵迫东京开封府,力主割地议和,直接造成北宋灭亡。赵构即位后被贬逐,死于...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李邦基,生平、里籍均不详。所作散曲中云:“献书北队挟策南州”;“半世磋跄,忘怀诗酒”;“多玉偷香,寻花问柳。放浪行,不自羞”。可能为其自我之写照。明·朱权《大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邕(678~747年),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唐朝宗室。李凤之孙。李善之子。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查看全文
朝代:北宋
李遵勖(988-1038),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孙。李遵勖在少年时期,特别喜好骑马射箭,即使冰雪覆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適,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道宗(602年-653年),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韶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遐周者,颇有道术。唐开元中,尝召入禁中。后求出住玄都观。唐宰相李林甫尝往谒之。遐周谓曰:“公存则家泰,殁则家亡。”林甫拜泣,求其救解。笑而不答,曰:“戏之耳。”天宝末,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隐去,不知所之。但于其所居...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逸,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父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经,又擢进士第。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元和时,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改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未已事,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诏礼部尚书王播署榜。<...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泾阳人。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当过宰相,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遗世留存诗四首。...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浑诗远赋”。
朝代:明朝
李过(?-1649年),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侄子,又名李锦,字补之,号一只虎。大顺制将军、都督。...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查看全文
朝代:隋朝
李轨(?―619年),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曾称帝,后兵败于唐朝。...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赤,唐朝诗人,代表作《天山门》
朝代:唐朝
李赞华,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质,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明朝
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宣德八年(1433年),李贤登进士第,授吏部验封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土木之变”时,李贤脱难回京。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受代宗赏识,...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曾任徐州、扬州、安州都督和相州刺...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贞白,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已无法考证。...查看全文
朝代:唐朝
李谨言,《全唐诗》收《水殿抛球曲二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李谨言,应作李慎言,洪迈避宋孝宗讳而改。李慎言,字希古,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士人。北宋仁宗、神宗间在世。赵令畤少年时,曾从其学。今存诗3首,传为其梦中见宫妓抛球而吟。事迹见《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