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清平乐

朝代:宋代     作者: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名花有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释

①楚子:指屈原。

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

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作品赏析】

《清平乐》中张炎将兰的清影 勾勒得分外鲜明.如特定时代文人常保持的姿态,热心与冷眼.

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手,写 出了兰花和词人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高寂寞。下阕写芳香贞节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词人借对兰花的礼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又表露了词人不慕流俗的告洁情怀。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1248-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ヽ放荡的青春 的原文1

深情厚意;十分动人

点赞!

网友 擅长隐身 的原文1

对称美、均衡美、和谐美、修辞美、意境美

网友 幸福是自己给的 的原文1

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网友 10。牸潞口 的原文1

这只不过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在此基础上,心中的激情恰与眼前的实景交汇,顿时撞击出思想的光芒,笔下写出来的诗句,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籁之音。例如这结句的“手提落

网友 告别式↘结束。 的原文1

不错,很有帮助

深情厚意;十分动人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此诗很好!

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迷人的危险。 的原文1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言犹在耳 的原文1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尼玛,太赞了

网友 自由天空? 的原文1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独守1份记忆 的原文1

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忘不下那伤。 的原文1

赋此以纪情事云,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ゞ半匙幸福 的原文1

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这句真好

【张炎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