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生交友我与他情意最亲,他过去在衡阳办事就象能分身的千手观音。
忽见段秀才袖中取出几行书迹,拭泪相看却正是亡友的笔痕。
注释
①段九:即段弘古,排行第九,故称段九。与刘禹锡、柳宗元、吕温、李景俭友善。柳宗员有《祭段弘古文》、《处士段弘古墓志》。
②吕衡州:吕温。
③书迹:亲手书写的字迹。
④交侣:交友。吴汝沦《柳州集点勘》“‘侣’当作‘吕’。”近是。
⑤衡阳往事:指过去吕温任衡州刺史时治理政事。
⑥似分身:办事之多办事之快真好象能分身一样的神奇。
⑦三行字:即书迹。
⑧故人:指吕温。
【作品鉴赏】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是诗人哀悼朋友之作,其哀痛程度在“最”字上表现无疑
吕衡州,即吕温,字和叔,又字化光,贞元年间湖南观察史吕渭长子。贞元十年考中博学宏辞科,“与王叔文厚善,骤迁左拾遗,除侍御史。”贞元二十年冬,以侍御史衔为工部侍郎张荐副使出使吐蕃。元和十年,使还“进户部员外郎,与 窦 君、羊土谔相爱。群为中丞,荐瘟为御史。”后因触怒唐宪宗,出为均州刺史、道州剌史,又徙为衡州刺史。元和六年因病去世。
诗的首句便点明了诗人与吕温的关系。“最”字从程度上肯定了两人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吕温是柳宗元的表兄,更是柳宗元的知己。吕温生前常与柳宗元探讨诗文。吕温死后,柳宗元心中极为哀痛,除写悼诗《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以下简称《同》),还写了《唐故刺史吕衡州诔》和《祭吕衡州文》。柳宗元在《祭吕衡州文》中说:“海内甚广,知者几人?自朋友凋丧,志业殆绝,唯望化光,伸其宠略,震耀昌大,兴行于时,使斯人徒,知我所立。”不仅如此,柳在“八司马事件”之后,将吕温视为政治上能复兴革新事业的唯一希望。吕温的溘然长逝,友情上,柳宗元失去了一个知己;政治上,东山再起的希望化为了泡影。其哀痛程度在“最”字上表现无疑。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全诗,语言平白、朴实、通俗易懂
第二句高度赞扬了吕温在任衡州刺史时办事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分身”意即如分身般神奇,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柳宗元曾在《同》一诗中将吕温比作“天柱峰”,吕温之死好比“衡岳新摧天柱峰”。由此可见,吕温在诗人心中地位之高。这一句仅截取了吕温政治生涯的一个横断面,高度评价了他在治理州郡上的政绩。其实,“往事”一词,还不禁让人想起吕温在政治、生活、文学上的其它种种往事,既让人钦佩,又让人垂泪。
第三句叙事。“忽”字表明时间之短暂,“三”字为虚指,表明字迹之少。什么字诗人没有说,但能催人泪下,可见理之透彻,义之深厚,情之真切。足可见柳、温交情之深。第四句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悲恸之情。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柳宗元这一堂堂七尺男儿见字后却“拭泪相看”,以泪洗面。从这个“泪”字中可见诗人心中之痛。
纵观全诗,语言平白、朴实、通俗易懂。在这短短的几行诗中,抒发了诗人痛失好友哀痛的心情。字字见血,句句含泪。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真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