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伏允得势兵强马壮,西海为池固若金汤。
连年侵边扰我百姓,打打退退远遁他方。
秦王选派精兵良将,征战西海保卫边防。
五色军旗如火如焰,各绘其形迎风招展。
万千天兵深入敌阵,衔枚前进悄无声响。
捆束刀刃翻越高山,穿越沙漠似鸟飞翔。
歼灭顽敌一举告破,敌尸遍野堆积如山。
除恶务尽上古至理,须防蛮夷死灰复燃。
西海荡荡今非昔比,南北内外悉归大唐。
贼人元凶京城系颈,犒赏三军乐声悠扬。
登高望远凯旋班师,漫山遍野春花飘香。
全军将士胜利归来,亲人戚友箪食壶浆。
凯歌高奏祭拜祖庙,诸侯万国断无他想。
注释
[1]吐谷浑:《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其先居于徒河之清山……隋炀帝时,其王伏允来犯塞。……太宗即位,伏允遣其洛阳公来朝,使未返,大掠鄯州(今青海西宁乐都一带)而去。……时,伏允年老昏耄,其邪臣天柱王惑乱之,拘鸿胪丞赵德楷,太宗频遣宣谕,使者十余返,竟无悛心(悔改之意)。贞观九年(635),吐谷浑寇边,以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大破其国,吐谷浑之众遂杀其可汗来降。”
[2]烈烈:炽烈貌。旆(pèi沛):古时末端形状象燕尾的旗,此处泛指旌旗。熊虎龙蛇,指旗帜上的图形。古时”交龙为旂(qí旗,古代一种旗子),……熊虎为旗,鸟隼(sǔn损)为旟(yú雨,古代一种军旗),龟蛇为旐(zhào造,古代一种旗子)。
[3]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似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4]徼(jiào叫):边界。
[5]膻(shān山):羊肉的腥臊气味。
[6]犒乐:指犒赏的音乐,庆功的音乐。
[7]亲戚:亲人和亲戚。讙(huān欢):同“欢”。要遮:拦截,阻留。
[8]清庙:宗庙的通称,清:肃穆清静。
【作品鉴赏】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表现了诗人盼统一颂太平的爱国情怀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是《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十首。《吐谷浑》叙李靖赫赫战功,为五言诗,似乐府作品,又如古诗风味,一韵到底,笔法与《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相类。值得一提的是,此诗尽极歌功颂德之美辞丽语,王师凯旋,“登高望还师,竟野如春华”,“凯旋献清庙,万国思无邪”。从某种意义上看,也表现了诗人盼统一颂太平的爱国情怀。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