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槐树。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
路旁有几户卖菜的,他们很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有修车的,有三五辆车经常停在小路上不走。
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小路。
妈妈感言:我是34群的妈妈,孩子初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非常老师的群,刚开始觉得孩子这么小,连字都认不全怎么写作文,断断续续学习了一点,先口说作文、再头身脚、完善结构、词汇,这不逐渐成效,今后继续学习,辅导孩子。以上是孩子独立完成的,连老师都不信,日记现在还天天写,有时自己写、有时我去辅导辅导,天天都在进步。
山西太原建设北路小学初三:江叮当
有位妈妈在问,写作文时可不可以仿写?回答是肯定的。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学数学的时候,老师也会讲一些例题,这个例题,就是孩子们写作文仿写的对象,数学可以仿,写作文怎么不能仿写呢?有一句俗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看您会抄不会抄,讲的就是要学会仿写,仿写不是简单地照抄一遍,如果简单地照抄一遍,没有动脑没有技术含量,就没有意义。我们在《实战篇》中讲了三个操作要领:其中一个要领,就是仿写不仿抄。我们每天在这里讲作文、分析作文,本身就是让大家有一个仿写的例子,讲的每一篇作文,就有如数学的例题,为什么不可以仿呢?
说远一些,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是从哪里来的?三个来源:一个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另一个来源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有一个来自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正因为有了这三个仿写的来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还有一个仿写大师:孔子。孔子有一句话叫述而不作。什么叫述而不作?就是只敢讲述前人的思想,而自己不敢有所创作。所以孔子才是一个集大成者,删《诗》《书》、赞《周易》、订《礼》《乐》、作《春秋》,没有一个是自己创作,凭空捏造的。所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您会抄不会抄,就是这个意思。能够从仿写中学到精髓才是高手!只是从仿写中,抄字抄句的,那是低脚。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凭空会写的!
我们学开车,不也要先看看师傅是怎么开的吗?我们再以学书法而言,哪个孩子提起笔就会写书法的?学习书法,有一个方法叫临摹。临摹是两个方法:临与摹。所谓的临,就是桌前放一个样版,照着帖子一笔一划地临;所谓的摹,就是把字帖放在透明的纸下,按照字帖的样子一笔一划地模仿着写。当然,现在有了描红本,也就不用垫什么贴子了,不管是临也好,摹也好,核心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仿!没有一定的仿,怎么可能天生就写得出来?再乱说一些例子,我们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仿。比如说:看到别人抢盐了,我们也会仿着去抢;三月五日,全国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就是我们仿的榜样。
今天,讲评一篇初三孩子的作文《我家门前的小路》,先来看看妈妈感言:
妈妈感言:我是34群的妈妈,孩子初三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非常老师的群,刚开始觉得孩子这么小,连字都认不全,怎么写作文?断断续续学习了一点,先口说作文、再头身脚、完善结构、词汇。这不,逐渐成效了。今后继续学习,辅导孩子。这篇作文是孩子独立完成的,连老师都不信。现在还天天写日记,有时是自己写,有时我去辅导辅导,天天都在进步。
看到孩子们有进步,真是我们最值得欣慰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的原文:
我家门前的小路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槐树。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
路旁有几户卖菜的,他们很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有修车的,有三五辆车经常停在小路上不走。
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小路。
以上就是孩子的原文,写的是我家门前的小路。有些老学员,也许还记得我们以前也曾讲过路,题目是《我的川西之路》。没听过课的,可以上我的博客去补课。手中有书的,可以打开《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第104页《我的川西之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希望大家好好预习《我的川西之路》和今天要讲的《我家门前的小路》,对比一下,看看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妙。
好,上午就把时间留给大家去预习这两篇作文,下午接着点评。谢谢大家!
--------------------------------------------
在讲课前,我们继续来分享一下妈妈的心得。
大连-惠惠:我女儿初三了,跟着近两个月了,由不爱作文而爱上了作文,近期进步非常明显,特别是老师给批改回来的作文,都是在班上诵读,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上午的时候,我们让大家先预习了一个孩子的作文。
我家门前的小路
山西太原小学初三:江叮当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槐树。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
路旁有几户卖菜的,他们很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有修车的,有三五辆车经常停在小路上不走。
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小路。
上午的时候,看到大家的发言讨论。大家看到一个初三的孩子,写的这条路,可以说写得清新小巧、让人耳目一新。其原因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向来描写同一条路。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一篇作文来讲,原因有三个:一还是要讲明小作文,大道理。本篇全文,包括作者的名字加起来也就是150个字,但这150个字都是浓缩的精华,字数虽少,但展示了丰富的信息。二是这篇作文的主题,可以延伸的内容非常多。初三的孩子这样写,初三的孩子那样写,上学的孩子可以写,上班的成人也可以写。那么,今天我们不能算是提升,我们可以在这篇作文的基础上来引申、扩大。从而来回答一个问题,作文是不分年岁的,作文可以因为岁数的不同,而在表达上有深有浅,但是就技法而言是一样的。所以,接下来我们的讲解,既适合于低年级的小朋友,也适合于中年级的中朋友,也适合高年级的老朋友。大家在听课的时候,也可以极尽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写这样的一篇作文。
我们来看原文的第一段: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槐树。
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小作者写到了路边的树,写到了这条路上有杨树还有槐树,这是从不同的空间对象来写的同一条路。那么,正如我们以前讲过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时间的变化上来增加内容呢?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槐树。
在这条路上,我看到树绿了,黄了,凋了,秃了;接着又绿了、黄了、凋了、秃了。这条路迎来了春,送走了秋。等来了暑,离别了寒。
在这里,并不是想让大家去体会有没有味道,是有成人的汗味,还是少年的乳味。在这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引导孩子去写作的方法。写到路,可以让孩子去想一下,这条路春天是什么样子,夏天是什么样子,秋天是什么样子,冬天是什么样子。这样的思路一打开了,就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写了。对称是什么?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同一个东西。不同的角度,总要有一个参考系,或近或远、或多或少、或春或秋、或冬或暑,因为小作者写到了树,于是启发了我们可以从树的变化,进一步延伸到季节的变化。
通过季节的变化,这样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写同一条路,这是我们在点评文中特别想告诉大家的。还是那句话,要把眼光放在红烧肉的烧制过程上,而不是品味和讨论红烧肉是好吃还是不好吃,是适合小朋友吃,还是适合老家伙吃。
我们再往下看: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
在上面,我们展开了思维,通过不同的季节来写路。在本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思考,也带给我们启发。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既然这里写到了我的路,那么就一定要想到还有别人的路,是不是可以有妈妈的路、爸爸的路?这都是我们来引导孩子思维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写:小的时候,我在这条路上,看着爸爸妈妈上班。又在这条路上,盼着爸爸妈妈下班。如今,我走着这条路去上学,又沿着这条路放学回家。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人们好像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就变大了,变成熟了,变老了。
我们还要体会本段是用对称的句式来写的。爸爸妈妈上班、爸爸妈妈下班;我去上学、我又放了学;我们前面写到了春天的路、夏天的路、秋天的路、冬天的路。接着,我们写到了,爸爸妈妈的路、还有我的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写,早上的路、晚上的路呢?
白天,这是一条热闹的路,有的人从东走到西,有的人从西走到东。而在晚上,这是一条寂静的路。路灯在默默无言地亮着,为的是那些很晚才回家的人。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我有时会想,这条路是怎么来的?它的源头在哪里,它的尽头又在何方?它可以带我走到湛蓝的大海吗?它能引我去到广袤的沙漠吗?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等待着我?
刚才,有妈妈讲是不是可以引用鲁迅说的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们就沿着这个思路来写,用一个写黑以白,写路不用路的技法来写: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没有人的地方会有路吗?假使我在草原,我会骑一匹骏马,随意驰骋。假使我在沙漠,我会驾一头骆驼,随意游荡。没有路的地方,其实处处都是路。我们还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开一些,是不是可以写一下历史的路?
我不知道,这条路,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经过了怎么样的演变,才有了现在这条平坦的柏油马路。它曾经是泥泞的土路,有过快马的急蹄声?它曾经是青石板路,踏过挑夫的足印?路旁有几户卖菜的,他们很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有修车的,有三五辆车经常停在小路上不走。路,是让人路过的,也是让人小驻的。路,会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在了一起,路也让原本在一起的人各自分开。这条路,对有的人来说是起点,对有的人来说是归宿,对有的人来说,是中途。要是我长大了,我会顺着这条路,走向哪里?
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小路。
我们再来比对一下原文:
我家门前的小路
山西太原小学初三:江叮当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槐树。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
路旁有几户卖菜的,他们很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有修车的,有三五辆车经常停在小路上不走。
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小路。
修改文(713字):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旁种着高大的大树。路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店。从我记事起,它一直在这里种着。树的品种有杨树和槐树。
在这条路上,我看到树绿了,黄了,凋了,秃了;接着又绿了、黄了、凋了、秃了。这条路迎来了春,送走了秋。等来了暑,离别了寒。
小的时候,我在这条路上,看着爸爸妈妈上班,又在这条路上盼着爸爸妈妈下班。如今,我走着这条路去上学,又沿着这条路放学回家。你看我在小路来回走过多少次。人们好像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就变大了,变成熟了,变老了。
白天,这是一条热闹的路,有的人从东走到西,有的人从西走到东。而在晚上,这是一条寂静的路。路灯在默默无言地亮着,为的是那些很晚才回家的人。
这条路通向学校、公园、服装城、超市。我有时会想,这条路是怎么来的?它的源头在哪里,它的尽头又在何方?它可以带我走到湛蓝的大海吗?它能引我去到广袤的沙漠吗?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等待着我?
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没有人的地方会有路吗?假使我在草原,我会骑一匹竣马,随意驰骋。假使我在沙漠,我会驾一头骆驼,随意游荡。没有路的地方,其实处处都是路。
我不知道,这条路,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经过了怎么样的演变,才有了现在这条平坦的柏油马路。曾经是泥泞的土路,有快马的急蹄声?曾经是青石板路,踏过挑夫的足印?
路旁有几户卖菜的,他们很辛苦,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有修车的,有三五辆车经常停在小路上不走。路,是让人路过的,也是让人小驻的。路,会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在了一起,路也让原本在一起的人各自分开。这条路,对有的人来说是起点,对有的人来说是归宿,对有的人来说,是中途。
要是我长大了,我会顺着这条路,走向哪里?
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小路。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课后,结合本文预习《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的104页《我的川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