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六年级

关于学书法的作文

《关于学书法的作文》【第一篇】

学书法

在我家的相册里,还保留着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张奖状,那是我的一张令人难忘的获奖照片。每当看到它,学书法那一幕幕就浮现在我的面前,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了心头,在我学书法的过程中,就尝到了这些滋味。

那是在一天的中午里,我吃过午饭后,就到爸爸的书房里,看到爸爸桌子上摆着一幅字。我走近一看,看到了一个个刚劲而端庄的字,非常传神。这时,我疑惑起来,爸爸的书房里什么时候有这幅字的呢?于是,我马上就跑到了客厅里问爸爸,说:爸爸,你书房的桌子上什么时候有了这幅字?爸爸笑着答道:那是我昨天下午刚写的。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你写的字太漂亮了。你以前是学书法的吗?爸爸说:当然是啦!不然,我怎么会写出那么漂亮的字呢?怎么?你也想学?我高兴的点点头,爸爸说:那好吧。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去练书法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觉得练书法很有趣。于是,我的学习劲头很足。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就开始觉得有点厌倦了。因为每天练来练去都是这几个字,反反复复,而且我觉得我的书法和原来也没有什么变化。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练了。爸爸说:为什么不想练了?我说:都练了一个月了,我觉得我的书法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根本没有效果。爸爸说:你以为一时半会儿就能练出像我这样的书法吗?我是用了两年的时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练出来的。我听了后,很惊讶,居然要用那么多的时间才练成。我听了爸爸的话,受到了启发:作为爸爸的女儿,我也一定要学习爸爸的精神,像爸爸一样坚持不懈,不肯放弃地去练书法和做任何的事情。

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被老师推荐去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因此,我非常高兴,喜悦的同时我也懂得了: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肯努力付出,不放弃的话,就一定能够有很大收获的。这就是我学书法得到的启发。每当我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更坚定自己的信心,我可以努力做好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关于学书法的作文》【第二篇】

学书法

七岁的时候,我和爸爸去少年宫玩,我发现几个小朋友在纸上龙飞凤舞,似乎很有趣,便要爸爸买字贴给我练字。

一天中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像以前一样拿出字贴来练字。这时,我的好朋友小明、小东和小军来找我玩。小明说:你快点出来吧,我们一起出去玩。小东也附和着:是呀,你不要整天都呆在家里练字啊!我看了看手中的笔,对他们说:我也很想出去玩,但是我还没有把字练完。这时,小明说:不出去就算了,我们走吧。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想到:唉,现在苦点儿算什么呢?以后就会好的,这叫做苦尽甘来。我又认认真真地练起字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写的字既得体,又漂亮。我的书法作品不但在学校的展览会上获得了一等奖,还在少年宫书法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妈妈还把我的书法作品挂在屋里的墙壁上,如果有客人来到我家,看到了我的书法作品,必定会赞不绝口,这时,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但是,成绩只是表示现在,而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书法,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书法不但锻炼了我持之以恒的意志,还给我带来了快乐与欢笑。

《关于学思并行的作文》【第三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认识新知的过程,思考是消化吸收的环节,二者缺一不可。而学思并行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只顾学习会迷惑,而只思考会空虚。一个人不能一味地获取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学思并行就是学习中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学习的同时进行严密的思考会取得一个极好的学习效果。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人脆弱的如同一根稻草,只有思考才能使人强壮起来。可见思考的重要性;而思考必须源自学习,否则凭空想象就会觉得空虚。只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比如一道数学题,你只会运用你所学的公式、原理去做,不去思考题型的变化规律,终究没有全面掌握,到时会迷惑。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学思并行。

  我所强调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了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钻研、拓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问无涯,学无止境。在漫长的学习道路上,学习和思考也是人生中两件非常重要的事。它们相辅相成,学习离不开思考,而思考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说学思并行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掌握了学和思,学习效率会大大地提高。愿学习和思考伴我们成长!

辽宁大连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六年级:焦骜然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作者名家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李清照
  • 王安石
  • 王维
  • 韩愈
  • 柳宗元
  • 诗词分类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