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的心像大海,久久不能平静。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最令我感动的是最后一部分,那是五位壮士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万岁!的口号跳下山崖,五位壮士宁愿牺牲也不做俘虏,这点令我泪如雨下。
读了这篇文章,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卖国贼龚半伦。1860,是他头戴洋人帽,身披洋人衣,坐在英法联军的船上,把一群罪该万死的强盗带进了中国的宝库圆明园。进入圆明园时,是龚半伦骑在马上,第一个冲进圆明园,掠走了一大批金银财宝,发了一笔横财,狐假虎威,好不快乐。但这种为虎作伥的人终究会身败名裂,不会有好下场。他的爸爸龚自珍是一位爱国人士,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宝贝儿子会引狼入室,把英法联军带入北京,带入圆明园,掠走宝物,发一笔横财,他怎么也想不到。
读完这篇课文,我下定决心,要向五壮士学习爱国主义,不像龚半伦那样的汉奸、走狗、卖国贼一样卖国求荣,为了钱忘掉一切。
六年级:高润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中共中央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郑重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吴登云等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是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令人敬重.
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我们现在最缺的是无形的道德。,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有的人见义不为、见死不救、为富不仁,认识模糊,是非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问题的存在,最根本的就是荣辱观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社会风气.
“现在有的孩子比吃、比穿,比谁的父母官大,却对父母、对周围的小朋友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谈得上爱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必须将“八荣八耻”引进内心,引入社会.使八荣八耻融化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扶困助残”等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道德观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