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了飘泊,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水向东流,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下,中学时那点点滴滴的回忆聚成了美好的梦。
嘻嘻熙熙攘攘的空气中又挤满了邱晓丽的笑声,当刚踏进中学的大门,走进那陌生的教室,她就分配为我的同桌。或许是我个人那时太死爱面子及害羞的缘故吧!每天都默不作声地坐着,不敢和邱小丽说话,她反倒不然,总是在叽叽喳喳地和附近的人聊个不停,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她很爱笑,即使是无聊到爆的话题,她也要嘻嘻哈哈地笑不停,一次偶然,我就与她算是结识上了。
风没有方向地吹来,雨把泪洒向了大海,灰色的天覆盖了整个城镇。糟啦!糟啦!没带伞,老爸和老妈那么忙,我怎么回家!我如热窝上的蚂蚁,在教室门口徘徊着。一个个擦身而过的身影,留下阵阵淡淡的孤寂,多少次,寒风肆无忌惮地刮向我的面容,我的呼吸变得急促,空气中只有那雨泣声与我淅沥的呼吸声。
时间争分夺秒地逝去,雨还是哇啦啦地下着,深邃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算了,直接跑步冲回家吧!好吧,死就死正我立下决心要在雨中奔驰时,另一个念头又从脑海中蹦了出来:不对哦!我感冒了咋办?前几天才发烧了,还是再等等吧,或许雨会小呢?一翻思想斗争过去了,我最后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看着苍穹那千军万马络绎不绝地降临,我彤彤的双眸逐渐变得疲惫,黑暗渐渐将我吞噬,我有点绝望地蹲在了门口,无奈地往课室里扫视了一下,空溜溜的没有他人,心中感到有种空虚的寂寞。咿!黄成铭,你怎么还没回家啊?我惊讶地跳了起来,看见邱晓丽在我面前。额,因为吞吞吐吐地吐出了几个字。她又向我周围打量了一下,如梦初醒,又嘻嘻哈哈地笑了:你该不会是没雨伞回不了家吧!额你又为什么没回家啊?我愣了一下,突然转移了话题。我啊!我是住宿的啊!还用回家。呵呵顿时如一盆冷水当着头淋了下来,我跟着也傻瓜般地笑了。对了,你为什么总是不怎么说话啊?这个嘛!因为我,我哦!你害羞,是不是!她的嘴巴又弯了个腰,快乐的笑声弥漫在阴深的空气中。当,当然不是啦!对了我还没说你上课时经常呱呱叫,吵死了。我知道要露馅了,急忙转移话题。哇!很吵吗?我怎么不觉得!就这样与她的一丝一语,度过了枯燥的时间。
学校门前的玉兰树上的花蕾悄然无息地开放了,散发沁人心扉的香气,直往我鼻孔里钻。天空渐渐恢复了它的艳丽,雨的泪干了,只剩学校排水口那滴滴哒哒的落水声。我见雨停了,匆匆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回头说:我回家了,再见!恩!明天再见!丝丝甘甜涌上心头,一路上,仿佛都有花香的气息。
至此,我逐渐和邱晓丽熟悉起来了,友谊的花蕾在我们之间开的欲加艳丽。不论上课下课,那嘻嘻哈哈的笑声总是回荡在我耳边,使我感到世界就因为有这笑声而充满了希望。
学习上,邱晓丽是我的基友,生活上,她是我的老师,她使我明白了:其实生活很简单,经常微笑,就能掩盖一切的哀与愁,绽放自己人生的精彩。
时光的年轮不停地在转动,三年的初中生活一晃而过,我要离开那久违的校园,久违的人。那玉兰花开满青春的四季,在这个云淡风轻的校园里,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像青春的岁月还停在我的脑海。当玉兰花的香气再度扬起时,那青春的音符就会在心灵跃动,那梦幻般的母校就会回荡在脑海之中。
高一:七秒的回忆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完。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又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得一朵奇葩。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并且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以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长卷。
曹雪芹所写的贾府繁花似锦的日子,有可能反应康熙盛世的意思,但是作者亲身经历了家族巨变,深深地感悟到福祸相依的道理,所以,全书揭露了统治阶级繁荣景象背后腐败的根源,揭露了封建制度腐败和必然没落的道理。在书中,作者读宝黛爱情给予支持和赞美,对不幸结局给予同情。另外,曹雪芹还是一个经济学家,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的介绍与描写,反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就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次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回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再次描写了贵族生活的浮华、浪费和奢靡。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着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在《红楼梦》作者的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事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老妇,向来各家说法不一。
单拿一双老年四愣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的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活,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实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沉重的谴谪。
本回事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刘姥姥对大观园的描述,侧面描写了大观园的奢侈及浮华;通过刘姥姥的逗笑,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是那么的大相径。
妮紫嫣红的大观园,隔断了世俗与肮脏。可贾府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小小一园不可能避免悲剧的上演。十二女怜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理想与现实在此冲突,现实多弊却根深蒂固;理想难行却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变黑暗的现实?质本洁来还洁去吧,一枉净土掩风流,何处是香丘?手捧一卷空余满腹惆怅,唯有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高一:赵敏零
刚刚将《红楼梦》又看了一遍,很是疲惫。无意间,我往窗外看去,一阵微风拂过窗外那颗花树,花瓣漫天飞舞霎时,想起了书中那个凄凄惨惨戚戚的林妹妹。
落花嫣然,良辰美景开成半声叹息,就着荒凉的月色打捞未央的记忆。她,前世为一株多情仙草绛珠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她放弃了长生不老,甘愿下俗世成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红颜尽老的痛苦。
后世的她,美丽,倔强,善良,多愁善感发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慨叹,是对落花消逝的伤感,还是对宝玉多情的无奈,抑或是对自己悲惨未来的绝望﹖或许,只有她自己才明白。
她终究舍弃不了对宝玉的爱,只能放纵自己去爱。抑或是,爱到深处只能选择放纵。过一天,算一天。只要她能够多活一日,便可以与宝玉多过一天快乐的日子。悲观如她,却依旧愿意相信上天能够给她一个美满的结局。可惜,天不怜她,她这样一个柔弱多病的女子,又怎能冲破封建社会的黑暗牢笼?即使努力了又如何﹖到最后,还不是得了一个心爱之人眉开眼笑地与另一个女子拜堂成亲的结局。单纯的宝玉又怎知喜帕下的新娘不是日夜挂念的她啊!
当她从别人口中听到他与宝钗成亲的消息时,亦怨,亦恨。她到死口中都有他的名字,可话未说完,噗的一声,鲜红的血从她口中喷出。满屋的血,绽成了朵朵鲜艳亮丽的花,触目惊心,就如倔强的她。花落了一地,又有谁知?随时光流逝,他是否会记得那个吟诗的多才女子?他是否会记得那个葬花的善良女子?他是否会记得那个多病的可怜女子?或许,会的。
曲终人散时,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几许流年,花若怜,飘落在谁的指尖。她,终究是死了,带着无尽的忧伤离开了这俗世间。这一世,她用尽了一生的眼泪来还他的浇灌之恩,却也将她的心一并还了去。若有下一世,也许她不会再记得心爱的他;他亦不会记得纤弱的她。那样,再好不过了,总比一世痴缠来得潇洒。
从这个悲伤的故事里走了出来,再往窗外一看,落花早己融入了泥土,依稀这能闻到几缕清香,如一句诗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高一:王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