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彼岸花的作文

《关于彼岸花的作文》【第一篇】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

  死若星辰,生如朝露。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

  托体山阿,同化苍梧。

  若我战死,勿埋我骨,

  汝心之内,容我永驻。

  引子

  这是一个美丽而又遗憾的世界。淡烟暮霭里,我吟唱别离,你远去,只留了背影让我回忆,依稀的长发还在耳际,温柔的言语,冷却了天空的云,夹杂着孤雁的哀鸣,我逃不出梦境。

  眼与泪的分离,湿了今夜的枕巾,树与叶的分离,染黄了感情。花开了,在心碎的季节里,心碎了,在浪漫的故事里。而你的梦,也该醒醒了。

  玄宗的一往情深,貂蝉的一心向死,身作石像的那位紫衣女子。心,却在千年之后的重生。

  蚩尤啊。

  当初你可以狠下心对冰夷,为什么不能狠下心对烈烟石?更何况那只是一具没有意识的躯体。是因为当初的眼泪?还是因为她是为你而死?所以索性你就将这命还她?

  生又何欢,死有何惧?

  当你被钧天剑分尸时,可曾想过那位身作石像的紫衣女子,可曾想过那个还未出生便同他母亲去了鲲鱼腹中的孩子。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的,你不甘,所以才有赤色的战旗高悬于空,数月不散。所以才有赤水千里,不生寸草,只盛开着血红色的花朵。所以在四千年后,你又举起了你战神的长刀。只为涿鹿的惨败。

  是的。四千年后你重生了。可是你醒来的第一念可是紫苏?在这四千年中,你的脑海中可曾有过她的倩影?你见到了她,在那棵情人树下。四千年的春秋,斗转星移,海枯石烂,情人树开花结果,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刻。然而她却见不着了。你一步一步走去,二十丈的距离,却像是走过了一生,然而此间相隔,又何止是生生世世?乔家男儿流血不流泪,但是四千年了,当累积的思念与悲恸象春江怒水一样决堤奔流,纵然是钢筋铁骨,纵然是三山五岳,纵然是你,也抵挡不住那缠绵汹涌的阵痛。你当初可曾想过这四千年的等待,只等来了四千年还未来得及落下的泪?妾居昆仑山,君住东海上。相隔万里遥,咫尺一梦长。游鱼传尺素,春水寄相思。一掬多少泪,问君知不知?恍惚中,仿佛听见那首久远的歌谣。海浪轻摇,篝火明灭,仿佛又枕在她的腿上,看着她笑吟吟的脸,听她低低地哼唱着。仿佛又听见海风,听见心跳,听见她笑着说:傻瓜,你知道海水为什么这么咸么?因为每一滴都是我想你的眼泪。

  而你此刻知道,只有一颗泪水没有流入东海。它凝结在她的脸上,沉淀在四千年的岁月长河里,化作了晶石。从此埋藏在心底,生生世世,再也不能融化。

  生又何欢,死有何惧?

  可是这一切你都无力挽回,欧阳子所闻之秋声,便是尔在滚滚红尘中郁郁低吟吧?

  凄凉的晚风穿越时间的隔膜,扰乱了思绪,吹散了昨夜的忧伤。几番云卷云舒,风化了多少情感编织的美丽,抬首眺望,无声的呜咽,载满了多少痴痴的哀怨。两行清泪将春天装饰的花园铺满落叶。湿了相思,黄了愁肠。当她生命逝去时,年华流转,我想你那时候肯定也在奢望回到原点。两个人都在承受对方与自己的两倍的痛苦。两个人都愿意以自己的死换对方的生。但死,也不能改变、挽回这局面,所以一起死,就成了成全自己与对方的最好选择。但是,本来就不该存在的人,又出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这种时候,眼泪是必须的吧。

  千年一梦,梦作泡影。你若是花,她便是叶,一谢千年。

高一:浅晗默

《关于彼岸花开的作文》【第二篇】

  用力推开已好久不曾打开的窗户,让沉重的空气随风旅行。凝望夜的天空,少数的星星点缀这夜空,此时,它不再活泼的眨巴眼睛,只是毫无目的闪烁,在我看来是一种悲哀,它已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宁静的夜晚让我的心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看不见是世界的忙碌,听不见人们的呐喊,我生活在独我的世界中。城市随着夜的降临也慢慢沉睡了,很沉、很沉?靠着窗户,随着城市一起沉睡。我不再是我,城市也不再是城市。我想一缕空气,漂浮在现实的彼岸的上空。这里很宁静,这里不需要任何生物,也不需要任何的伴奏。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但是它有宁静,这是一种可触摸的静。当你的心静下来时,你会发现你在漂浮,你在上升,空气已变成你的血液,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一缕气体。

  随着他人的声响,我张开双眼还是发现我只是一个人,这里也只是现实的此岸。

  很喜欢夜,很喜欢夜的宁静。这是因为颜。彼岸花开!

《关于彼岸花开的作文》【第三篇】

  青灯萤火冷,

  俗世烟火散。

  生死缘,

  万魂接踵黄泉岸,

  淌忘川,奈何回首,

  可三生不散。

  是宿命轮回一遍又一遍。

  花开花落花独艳,血色罗裙舞蹁跹,

  发丝凌乱,对镜梳妆,泪凝眼,

  黄泉一路谁再念。

  前世今生手中一碗。

  待彼岸花开,君勿轻摘。

高一:落寞逝水流年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