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三

关于中国人中国水的作文

《关于中国人中国水的作文》【第一篇】

  对于化学老师而言,水是H2O;对于物理老师而言,水是在100摄氏度时就会沸腾的液体;对于政治老师而言,水是载舟覆舟的理论承载者;对于地理老师而言,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东西,不仅是生命的源泉,还是我们生活的老师,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我们在用水时,不应该无视其重要性,要珍惜她爱护她,更应该思考她给我们的启示!

  全世界的水都是一样的,可以喝,可以用,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放眼望去中国版图,熟悉的河脉就会在眼前跳着神奇的舞,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江河,扮演着他们不同的角色。

  我们现在的科技虽然发达,担保护水资源仍是非常重要的事呀!还记得上次的中国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致使苯和销基苯流入松花江使哈尔滨停了3、4天的水,可见只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行的。

  为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生产,我们要努力学习,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山是永恒的,但却是凝固的;水是柔和的,但却是灵动的。流水可以绕着青山,从山间流淌,从岩缝中渗出,围着石头流淌。水轻灵智慧,遇到大石,可以从岩脚流过。而做人何尝不应是这样的呢?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找破解之路,能屈能伸,犹水一般。不应如山,固执、呆板――那样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让我们炎黄子孙永远做好中国人,节约中国水吧!

《关于中国诗歌的暗示性的作文》【第二篇】

  中国诗歌相比于外国诗歌,最广为认知的区别便是它的暗示性了。

  早在《诗经》出现,文字刚刚成熟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能用赋比兴的手法将像求子不得,辗转反侧、宛在水中央的心情,用雎鸠的叫声和穿过茫茫蒹葭,道阻且长来委婉地表示出来。后世的田园诗、现实主义诗歌、浪漫主义诗歌、讽喻诗、言志诗无一不继承发扬了这一特点。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钱钟书如是说。中国诗人暗示的方法之多,题材之广,实在不是我所能掌握的。因此,我只想从意象这一角度,浅析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意象对于诗歌的作用,表现最直接的是它能够构建一首诗歌的基调,也就是为诗里其他的内容烘托出一个特定的氛围。这种作用很像我们打出租车的时候,往往一进入车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太一样的氛围。如果司机非常沉默寡言,车里没有任何背景音乐,我们就会感受到压抑的气氛;反之,如果司机很热情,车里放这轻松的音乐,车里的气氛就是温暖的。意象也是如此。举个粗糙的例子,如果我们把山、水、禾苗、人家几个词并排放在一起,不需要任何的连接,我们也能联想出一幅山野乡村的景象,而且,禾苗的嫩绿,山间清新的空气,流动的水,劳作的人会使这个景象显得欣欣向荣,营造了一个很轻松、欢快的氛围。意象所营造的这个特定的氛围十分关键。如果此时诗人处在我们上述的那个山野乡村中,他的心情多半和那个很轻松欢快的氛围一致,而不太可能是阴郁痛苦的,除非他再用转折的诗句。

  因为这个氛围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甚至暗示了诗歌的内容,进而暗示诗歌的主题。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正是用意象暗示情感的好例。古道见得坎坷西风见得强劲而寒冷瘦马见得贫而无力夕阳见得光热微弱断肠人见得失意致及。几个词创造了一幅失意的断肠人骑一匹体弱的瘦马,顶着风,在被踏的坚硬却不够平坦的古道上缓缓前行,在微弱的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的图景。那作者的心情大概就像骑马人那样凄凉、失意,感到希望的飘渺,但又隐约觉得内心中有东西在呐喊。能够将这么丰富的情感如此精炼地表达,意象的暗示真可谓功不可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表达的情感不用意象,我们尚且还可以表述,但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情感,不用意象来暗示,几乎是无法表达的。向晚给人一种淡淡的压抑;古原给人一种旷野沧桑之感;夕阳灿烂迤逦而宏大,使人流连;黄昏太阳光热渐收,让人感到消逝的哀伤。由于他通篇没有提到任何其他的人,我们就会觉得是他独行到一片古老的原野上,夕阳将天、古原与他都染成金色;他静静地矗立在那片高原上,看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可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蒋勋先生将这解释为孤独。可是这好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脱离人群的孤独,是另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孤独。意象在此诗中构建了一个我们在生活中体验过的场景(可能不是完整的,而是由一些碎片式的场景拼凑起来的),从而在相似的情景、氛围下,引发我们自己体验过的情感,来暗示作者的情感。这样,就能把丰富、含混的情感精准地传达给读者。

  至于意象暗示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例子也非常多。

  譬如从屈原起,香草、美人就成为忠臣、君王的代名词,常用于表达怀才不遇之情。又如梅、兰、竹、菊,出现这些意象是,诗人往往要咏物抒怀,暗示自己高尚的情操。

  不过我认为用意象暗示诗歌的内容和主题,用得最好的,还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单从题目上看,春、江、花、月、夜五个词本身就营造了一个静美的意境。但这远不是春、江、花、月、夜这些意象的用意。事实上,春、江、花、月、夜指的是分别关于它们的五个主题。其中,最重要的三个主题是月、江、春。从它们的使用频率上也可以看出来月12次,江12次,春4次。这三个意象其实分别可以传达很多种情感,表达很多个主题,但张若虚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挖掘了它们的哲学意义。

  月、日、星辰之类的天体,在古人心中都是非常神奇的,它们是永恒的,地球上的一切千变万化似乎都与它们没有关系;它们又是遥不可知的;可是它们又是那么地迷人。特别是月亮,那样皎洁、明净。基于这种认识,月亮很容易使人在凝视它的时候,唤起对什么是永恒?什么是它的起源?那种深远的遐想。因此月在此是可以暗示本源与永恒的。

  江的暗示性也是类似的。那滔滔的江水展示着人类不可企及的大自然的力量。人在大江大河面前,才真正会感觉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一击。而这种超凡的力量似乎永远不会消失,好像从时间诞生开始,就已经开始拍击着,并且将持续到永远。在华夏民族没有到达青藏高原之前,更是不知这种力量的源头。孔子的一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更是把这一意象引向了对于人的生命短暂的哀叹。所以,江在此也能够暗示本源和永恒,并且可以暗示人的生命易逝而江水永恒的主题。

  春在此既暗示了青春这个主题,也暗示了绚烂。春和皎洁的月组合在一起,减淡了江所带来的哀思,达到了哀而不伤的效果。

  我觉得月江春三个意象的独到运用是此文能够以单篇压倒全唐的重要因素。

  钱钟书用这样一段话来阐述中国诗的简短,我想,用在意象之于中国诗歌的暗示性上,倒也贴切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意象正是这样用寥寥数语创造无穷的意蕴的。

高三:张婳

《关于中国书法的作文》【第三篇】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除了满足日常书写外,它已经上升成为一门特别的高等艺术。他兴旺于中华大地数千年而不衰。商业气息浓重的店面装饰一些具有古色古香、文化色彩的书法作品就会平添几分高雅。书法作品也常常装饰客厅,书房和卧室。作为一种艺术,书法的书写是很讲究的。汉字写在吸水性很强的宣纸上,然后再装裱起来挂上墙壁。书法作品多半是居室主人所喜爱的一首诗词或是一句格言;如果这是他自己所作,那就更能显示他的志趣和才华了。

高三:古拉尼斯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