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是一种自信,自信是一种成功的基础,拥有自信你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成功靠的是努力、自信及聪明及替他的因素,而在这中间拥有自信就占了很大的成分。
我相信我能做到一切,古人有云:有志者,事竟成,今人云:我能,无限可能!
我想做下一个比尔?盖茨,因为我相信我能,我想做下一个贝利,因为我相信我能,我想创造新的发明,因为我相信我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前年夏天,一个男孩和他的足球队去参加一个全市的足球比赛,那是他上学校五年纪,他们队中人人都是踢球好手,但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比赛,全队都很紧张,开始比赛后人人的动作的硬生生的,放不开,所以迟迟不能进球,到下半场的时候,全队都想放弃的时候,那个男孩的一句话使队友又燃起了斗志,我想信我们能行!在这之后,他们队势如破竹,接连打入八球,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因为那个男孩坚信我能行成就了他的队伍的胜利,那个男孩就是我。
我们闯过了这一关,因为们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我们有自信。也因为这样我的人生中所遇到的任何难关都能闯过去,因为我坚信我能做到,无论困难的大于小,难或易,强或弱。因为生命亦是如此,上帝只会选择那些有自信的人们给予他们成功。
人类也因为这一句看似简单的我能行使文明一直在向前进,使科技一直向前发展。从石器时代到现代文明,那时候不是自信在激励着人们前进吗?自信给了人们勇气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罗夫.华多.爱默生说过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学习或事业的攀登中,要遇到种种困难,而自信就是克服这些困难的良药。我们只有自信,才能自强不息,才能使我们为自己的愿望或理想而努力奋斗。只有自信,才可能使我们在艰难的事业中保持必胜的信心,才能使我们有勇气坚定地走向理想之塔。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自信是大力之神,它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
我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我能,无限可能!当你相信自己能行时那你就能行!
名师精评
中心突出:从题目要求的我能,联系到我能是一种自信,自信就能获得成功。中心突出,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用自己的事例和想法构成文章主题,并用比尔?盖茨、贝利、爱默生来充实文章,使得全文内容丰富充实。
论证严密:开篇提出论点,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并用实际事例来论证,最后在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文章逻辑清晰严密。
当看到我的时候,他眼里放着光,兴奋得像个新郎。我以为我终于等到了我的伯乐,我真想对他说:“珍惜我吧,我是真正的檀香木,一小块就价值连城!”可是他却看着我说:“嘿,终于找到了一棵造家具的好材料!”
天啊,我鄙视他!他不识得什么是“材”,什么是“非材”。
我,被一个庸人发现了。糟糕!
我还是被砍倒了,装进了汽车。在他的院子里我被锯呀、刨呀、磨呀。我的每一片麟木飞飞扬扬散发着清香,他却只打了个“啊嚏”!
我很悲哀。现在我习惯称他为庸人。我发现:人类真的很笨,他们眼里只有钱,却发现不了真正值钱的珍宝。我还看到他家门外有一块丑石,身上坑坑点点确实丑陋无比,可是我知道,那是一块陨石,是几百年前天上一块恒星的碎片。他,那个陨石——每天低声哭泣,却总是遭庸人恶骂,骂他不成材,干占地,还那么重。
我不哭,我只为人类悲哀。当我的枝桠被扔进沟里,躯干被劈成椅子腿和木板时,我只知道我完了。这么一棵百年檀香木——我,终于被一个庸人糟蹋挥霍。
我姑且成了椅子,木板,一扇门和老人的一根拐杖……这样过了许多年,我目睹了这个人和他的朋友所做的一切蠢事。他们把西汉时期的城墙砖垒成猪圈,把可以榨成油的泡桐籽用来喂猪;他们把含铁量很高的赤铁矿以十元一车的价钱卖给外国人,我还看见那些外国人露出诡秘的笑……不仅如此,连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不放过,我看到那个庸人的小儿子聪明机警,可以把石块雕成飞马,却总是被他爸一巴掌打过去,骂他:“不成材的东西!还玩呢,还不去干活!”他所谓的“干活”就是替外国人装赤铁矿!
天啊,我看够了!不成材的是他自己!每一点点真正的好材料一经他手就变成了废品。还可能觉醒吗,庸人?
我这块檀香木也老了。当美国小矮子、1.6米的篮球健将从不成材到成为驰骋球场的明星时;当奥地利的弱孩子施瓦辛格把自己锻炼成硕士、美国州长时;当书上说一位老师将一个顽劣学生教育成“最棒的一号”时,我却只看到了和这些相反的过程,包括我自己!……
时光荏苒,庸人已去。今天,人类终于雪亮了双眼;我被洗净磨光放在展览柜中;陨石已经进了天文馆;铁矿已被保护起来。可是这已经太晚了。“我是檀香木!”我呼唤了一辈子,连庸人的儿子如今也已平平无奇。哀哉!
材,非材,可能因人而改变呀!戒之!戒之!
简评
本文作者精心选取了寓言式体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叙述“檀香木”的见闻经历,巧妙地使用大量材料,把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深刻的认识寄托于其中,引起人们对“材与非材”的价值内涵的思考,主题鲜明,灵气闪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的“檀香木”形象呼之欲出,意蕴深远。
读此文,如聆听一位睿智的长者讲话,平实而稳健,透露出难得的大气与深刻。(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