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总理朱镕基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么?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顺直连接后就构成了三角形。古代埃及法老利用了这三角形的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制造出了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金字塔依三角形的定律以其独特的构造,支撑起了那永久的压力。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了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形结构的支撑。
台下十年功,支撑起台上一分钟;读书十年苦,支撑起一朝天下名。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三角形”的支撑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三点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谈何成功;失去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一“三角形”的支撑,耀眼的光辉怎么不会黯然失色?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后,正是因为有了信念、毅力和追求的支撑,才使他完成了《史记》这一历史巨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了屈辱,但是志向、决心和毅力支撑着他,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吴军,名垂千古。
一位打破了世界纪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撑得起世界纪录,但我举不起平时留下的汗水。”噢,原来那世界纪录也是由意志、信念和汗水来支撑的。
能支撑起惊人奇迹的,同样也是惊人的平凡与简单,普通做到极至也就不再普通了。把简单坚持到了尽头也就不再简单了。
科学的理论来自于无可辩驳的无数实验的支撑;正确的主张来自于千百万人真挚拥护的支撑。如果我们漠视可以用来依靠的支撑,就必会在偏见之下误入歧途。
酝酿和培育自己支撑的力量,才能托起明天的梦想,并化作辉煌。
“三角形的定理”教会我们:要立足于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只有把握住我们自己人生中的“三点三线”,才能成功。人生没了信念、梦想、自信的支撑,哪里能换来生命的绚丽?
支撑的力量是伟大的,支撑的过程是困难的,支撑的结果也是沉默的。我们只有把握好人生的“三角形”,才能支撑住我们自己的光彩人生。
【评析】本文构思虽不奇特,但是作者运用了大量典型的事例进行列举铺排,颇有辩证力量。文中的论辩语言,有着较强的阐理气势,富有一气呵成、咄咄逼人之感。“没有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三点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谈何成功;失去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一‘三角形’的支撑,耀眼的光辉怎么不会黯然失色?”“酝酿和培育自己支撑的力量,才能托起明天的梦想,并化作辉煌。”诸如类似的语句,不仅有名句般的简捷,还有警句般的哲理。开篇从金字塔入题,结尾以“支撑住我们自己的光彩人生”点题,也是一个小小的亮点。
真情莫过共握手!
――题记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天刚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梦乡。我刚醒,缩着身子用被角半掩着脸。没错,是爸!
红的,一大束康乃馨,我惊呆了。那天,爸依旧是穿着那身泛白的工作服,头发很凌乱,或许外面风大。清早的雾水打湿了他的发尖,脸上似乎还带着风的痕迹,看起来比以前沧桑了许多。然而,我禁不住想笑,爸的样子笨拙而滑稽,他那一身装扮与他胸前一大束康乃馨极不相称。我总以为,鲜花该是有着某种浪漫和情调。爸朝我这边走来,我咧着嘴躲在被角里偷偷地笑。“哦,醒了。”爸惊诧的表情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爱睡懒觉。“嗯,可是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我还是有点狐疑。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昨天还和你妈商量着买什么,后来你妈说你喜欢康乃馨。一大早我就到花店拣了几束新鲜的,只是店主将它包装得太鲜艳……”爸停住了,他可能真的不习惯这种送花的场合。
爸翻遍了抽屉终于找到了一个插花的瓶子,很脏。没等我说话,爸已放下了花一路小跑着出去。我端详着那一大束火红的康乃馨,竟不知怎么已被感动了。我又想起了出事的那天,妈的慌乱,爸的平静。腿摔成了骨折,都怪我骑车太粗心。当时只记得一阵剧痛,腿再也拿不动了。医院的急诊室在四楼,电梯口挤满了人。我知道爸妈是担心我病情严重才决定上急诊室。爸背着我急匆匆地爬楼梯,一路上没歇过。伏在爸的肩上,我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脸上的汗珠。爸的身体很单薄,可背我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了他的力量。四楼,我不知那长长的楼道有多少阶,也没有目睹爸将我送进急诊室后的气喘吁吁。那绝不是一段好走的路……爸捧着花瓶进来了,脸上是憨厚的笑。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人说,朴素的爱却是最伟大的。我恍然明白,其实爸从来没有给过我富丽堂皇的爱。我和他的故事没有影片上的轰轰烈烈。我的童年,他的爱是交给了三月里高飞的风筝,黑眼睛的小鲫鱼……点点滴滴地用温暖包围我长大。
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来。微妙的情感里,康乃馨也懂得为我流泪。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
[名师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以下三点:
一、本文作者巧设情境,在平凡而动人的细节描写中,传达了这样深刻的理念:真情莫过共握手!
二、故事从一个细小的场景切入:父亲手中拿了一大束红红的康乃馨来医院看“我”,样子笨拙而滑稽,当“我”问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老爸交代为什么要买花,将插花的瓶子洗好插上花,“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我”被感动着,“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这就启示我们,老爸将“我”的手轻握,传遍“我”身的是亲情。是亲情让我们共握手。
三、此文场景单纯而立意高远,情节集中而有波澜,语言朴实而内涵丰富,人物心路历程清晰可见,一些细节描写尤为出色。
[亮点透析]
亲爱的爸爸:
见信好!最近在吉林还好吗?您的身体怎么样?最近还是那么忙吗?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给您写信,是想了好久的事了!您每次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给我鼓劲!我怕在上
期间给您写信,会引起您的不高兴!
现在我坐在考场上,看到“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时,我想到了您,我想借此机会向您谈谈您女儿的生活,学习还有属于我自己的理想!
爸爸,很感激您和妈妈对我这么些年的照顾,您为我开启了我向前进的那盏灯,还记得春节回家时,您带来好多送给我的礼物吗?我最喜欢你送给我的那本笔记本了,尽管我已经有好多好多本了,但我把它珍藏着,我用它记下了自从拥有它后的高三的每一天的欢与忧!
常听着同学们的或喜或忧的呼喊,我也在过着属于我们这一段的日子,爸,您知道吗?自小从我记事起,您就很少呆在家里了!也许就是因为生活所迫吧!为了生存,为了让您的父母,您的孩子过得好,您选择了奔波,选择了一年就回家一次!每次开家长会,总是好想好想您能来一次,但是我知道您没在我身边。
您夸我的懂事,您对我的一切是很欣慰的!妈妈总是这么说的!我知道,但爸爸,您知道吗?当我看到您远去的背影时,我心里好寒好寒!我想握住你的手,不愿您再为此奔波……爸爸,您太辛苦了!作为您的女儿,我感到好无助,好无力,爸爸,我想你!
您总说您所做的事一点都不辛苦,执意的让我好好学习!我明白您所说所做的一切,爸爸,您放心吧!我会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的!
真心地对您说,爸爸,作为您的女儿,我很骄傲!您教会我许多许多关于做人的道理,您曾说过,高三是个转折点,得好好把握的!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学会坚强地去面对的!心态很重要!爸,在这个重要的阶段,谢谢您给予我鼓励!
昨天您打来电话,您告诫我不要太紧张了,顺其自然就行了,您说您不能像别的同学的父母一样陪同我考试,您为这很愧疚!爸,我不怪罪您的!真的!您给我的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这我很知足了!
爸爸,当您转身选择再一次离开,再一次奔波时,我想握住你的手。
深爱的女儿:XXX
2006.6.7
[误区警示] 阅卷者给本文评了43分,分数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基础等级40分(其中主题22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3分。
文章感情真挚,作者对爸爸的爱,对爸爸的鼓励,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感激之情。同时,在文体上作者采用书信体也是可取的,便于将自己的对爸爸的感激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语言自然、真情。这些都是本文超过的地方。
但本文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内容单薄。800字的文章,给我们的印象就是,爸爸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送给“我”一本笔记本作礼物,考试打来电话告诫“我”不要太紧张。除此以外,再没有体现爸爸的具体事例,因此爸爸的形象不丰满。二是语言贫乏。“很感激您和妈妈对我这么些年的照顾,您为我开启了我向前进的那盏灯”,看来很感动人,可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读来是干巴巴的。“常听着同学们的或喜或忧的呼喊,我也在过着属于我们这一段的日子”,句子表达意思不清楚,无法领会。“爸爸,当您转身选择再一次离开,再一次奔波时,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一点题很匆忙,与上文无法联系在一起。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是平时的写作训练还是考场上的二类作文的调整升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苦练内功,写作的内功指的是观察的敏锐,思考的深入,感受的独特;写作的内功还指,能够具备我手写我心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驾驭语言。
2.写出个性,练出风格。
3. 严格选材,整合材料,注意叙述的详略得当,先后合理,层次明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