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这天一直在下雨,春树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喂了饭后,就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向门外望去,看着朦胧的远处发着呆。

  春树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这个潦倒的家而离家,哥哥早早地外出打工,只留春树和父亲住在这破旧的屋子里。春树小时候被开水烫伤过脸,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虽然村民们都很纯朴,没有排挤他,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块疤,他很自卑。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却读完高中后就回家干活,照顾父亲家里没有足够的钱,父亲身体越来越差。

  春树很喜欢看课外书,从课外书里,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外面有高楼大厦,有摩天轮,有很多新奇的事物,他是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啊。可是他的父亲,他的脸,都让他无法在外面的世界讨生活。

  雨渐渐停了,他站了起来,他想到外面走走。他很郁闷,想散散心,走着走着,看到一个果农在采摘水果。那果农见着他,就咧开嘴笑了:哎呀呀,来得正好。来,揣几个橘子给你爸爸吃。这橘子啊,可好销了,它是要运到全国各地的呀,贵着呢!春树看着一棵棵橘子树,它们的形状并不好看,扎根在这大山的泥土里,却结出这么甜美的果实,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回到家,看了看哥哥几天前寄来的信。有几张城市风景的照片,背后有几行字:弟弟,大城市虽美,但繁华背后也有着无尽落寞。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在家乡有所作为的!

  若干年后,还是这个山村,那里虽不富裕,但村民都很淳朴。你只要走进那里惟一的学校,就会看到一群学校生坐在老师周围,满脸笑容地听他讲课。老师瘦瘦的,脸上有疤,但他的声音是那么自信,那么洪亮动听。他在这里教了好多年书了,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大哥哥,他教的学校生,有的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有的毕业后,留在了这所学校。这么多年,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在偏僻的山村里办学校。他平静地说:只想让更多人能接受教育。记者想采访他早年经历,他不好意思地说:以前,总想着去外面,但又去不成,后来一想,自己出不去,可以帮助别人出去嘛,就在这里办了学校,虽然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这些天,我一直为自己该怎样死而焦虑不安,我的身体极度不适,但我没上医院,因为前几年有位算命先生告诉过我,我命绝今年,如果挨过了今年,还有几百个日日夜夜。

  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选择上街让人打死。

  这些年,我愧对人类,把人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弄进我的黑洞温柔乡,我有十几幢别墅,而且每一个都养着小蜜,我怕光,更不敢走在大街上,老鼠上街,人人喊打嘛,我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让我的死来向人们陪罪吧!也许后来鼠作个惩戒。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没有人喊打,连看都没人看我一眼,我慢慢地走着,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我挡住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姐,我想让他大喊大叫,让那些英雄救美的人把我打死,我搂着她的腰说:我要非礼你!

  那位小姐不但没有喊,还报我一个媚眼说:看你这派头,不是大款就是大官,我傍你。

  往日听起来的甜蜜的话,今日听起来如此的刺耳,我丢开她,抱头鼠窜,我想这就是她期望的吧!

  我跑远了,她还在不停地问电话多少

  对面向我走来一位老太婆,我想她年龄大,社会阅历丰富,一定能认出我是一只老鼠。

  可是她与我平静的擦肩而过,我忙抓住她的袖子说:难道你认不出我是只老鼠吗?

  你是老鼠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街上贼眉鼠眼的人多着呢!别烦我,我还要去买菜。她袖子一甩,像年轻了许多似析,飞一般地走了。

  怪哉!怪哉!是我的认识错了呢,还是他们另有期望?

  突然,我眼睛一亮,对!警察有枪,像花生米那样,只要一飞过来就行了。

  我来到一个警察面前说:警察同志,我是一只老鼠,你用枪把我打死吧!

  那警察见了我,啪的一声就立正了,局长好!

  我不是局长,我是老鼠。

  你是局长,两年前你还同我们王局一起吃饭。

  你们王局也是只老鼠。

  你们怎么是老鼠呢?你们是老鼠,那我们就是老鼠的儿子、孙子,以后请你在王局那里多替我说说话,我的名字叫向上官,电话5188。

  我慢慢走在大街上,心里乱到了极点,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怎么我的认识与他们的期望相差那么大呢?

  我仰天长叹:谁来杀死我这只想死的老鼠。

  阅卷老师点评: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文章采用童话的形式,以老鼠为自我认识的主体,显示了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和不良世风,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浙江考生

  生活是有颜色的。生无所息是催人奋进的红,让人昂首阔步;生有所息是沁人心智的蓝,使人闲适安恬。

  有鸟之于南方之埠,不飞不鸣,是何鸟也?是鸟虽不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成公贾与荆庄王之间那无心的对话,道出了生有所息的真谛。一鸣惊人这一典故,用不争的事实告诉了人们,只有有息,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话语夹杂在历史的风中吹过耳畔。生无所息是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信念。其实,生有所息和生无所息只是人们对生活的不同看法而已。

  生无所息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凭借着巨大的毅力和勇气,才有了诸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般脍炙人口的历史佳句。凭着生无所息,有了左思闭门谢客十年始成的《三都赋》,有了太史公包羞忍辱而成的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有了仲尼厄于陈蔡仍执干柴而舞的历史佳话,也便有了中华民族无数文人的铮铮傲骨和不灭不朽的斗志。生有所息是一种适可而止的潇洒。在南阳躬耕聊歌《梁父吟》的诸葛孔明将周身的光华玉韬珠藏,用时光等待着自己的一鸣惊人。于是,他成功了,有了那《隆中三策》之旷世骇俗,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基业。凭着它,有了生有所息的陶潜,寄情山水的王维,豁达不羁的李白,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历史上的文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有所息的理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生有所息和生无所息的关系更能体现。

  国逢乱世初定,便有了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国逢盛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

  中国正以东方巨龙的姿态立于世人面前,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伟大复兴。在当今,国人应当有生无所息的态度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国家应该有生有所息的政策,内建和谐社会,外创和谐世界。使中华民族快速实现腾飞。

  历史在生无所息和生有所息的选择中,氤氲出这样一条真谛: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智慧,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国家,才能实现民族的崛起。

  [名师点评]

  文章一开头就语言对仗,紧扣题目的颜色,联系生活对材料中的息展开了准确地阐释,开篇不俗。紧接着运用典故进一步展开解释后,提出本文的观点只有有息,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且所运用的典故很有文化底蕴。下文围绕两个分论点,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进行论述,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信手拈来,切中要点,充分表现该考生丰富的知识面和驾驭素材的能力。纵观历史,联系现实,层层深入,最后将生与息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足见对材料把握之深刻。本文结构严谨,双方阐述的观点辨证深刻,语言上能运用一些辞格,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要是在文章结尾处再能回扣标题或开头,那就更为精彩了。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