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一只驴,今年十八岁。俺大说俺已经是成年驴了,俺为此兴奋的两宿没睡好觉,俺终于可以独立了。
回想俺成长的经历,俺真是不寒而栗呀!俺还有个同胞的兄弟,名字叫马驴。听起来真他妈别扭。可是名副其实,他长得的确马不像马,驴不像驴,很对不起观众。本来长得丑并不是他的错
,这俺可以理解,但他却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出来吓人,这让俺无法忍受!偏偏俺大,不知哪根神经出问题了,从小到大都袒护着他。
小时候,一有拉磨的活,俺大就让我冲锋在前,俺拉着磨转呀转呀,累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刚想休息一会儿,俺大却在后面伸着蹄子,红着眼睛说:“你小子敢偷懒,老子踹死你,快拉,要不中午一根草也别想吃!”你说说,有他那样当大的吗?啊?可俺那兄弟呢?却在一旁闲站着,嘴里叼着几根草,幸灾乐祸地看着我。俺大却一脸笑意地向嘴里哼着小曲的他问着“冷不冷?热不热?渴不渴?饿不饿?”之类的问题!唉,羡煞旁驴呀!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俺含着泪水向俺大说:“大,我要上学!”俺大沉默着拉着磨盘,一圈,两圈……
最后,俺大指着家里仅有的一捆稻草说:“孩子呀,家里只能供养一个驴娃念书呀!让你兄弟上吧,你再等等!”俺看出了俺大很为难,于是俺不哭了,俺牙一咬:等!俺就拉着磨,看着俺兄弟背着书包进进出出的过日子。一直等到今天。俺都十八岁了,却连扁担长的“一”字都不认识!唉,苦命的俺啊!俺打心眼里恨俺大!
今天,俺去找俺表叔――临村的一匹中年马拉家常,俺告诉俺表叔,俺要走了,要永远离开俺大!因为俺成年了,不想再受这鸟气了!
马表叔看着俺,很久才说:“娃儿呀,别恨你大呀!其实你兄弟并不是你大亲生的!你兄弟是一头骡子,难道你没看出来?他是你二叔和你马表姑的孩子呀!你大为了对得起你早逝的二叔,宁愿苦了你――他的亲娃儿呀!”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震醒了我!原来我的童年因为俺与俺大血缘关系才变的非常痛苦!原来俺上不成学正因为俺大是亲大呀!
“大――”俺哭着向家奔跑。
点评:本文的取材在2003年的高考作文中应该说很平常,很普通,但本文却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原因主要有三点:
1.独特的叙述角度。如果把“驴”换成了人,那么,本文的可读性、趣味性就会大大降低。也正是因为把人写成了“驴“,本文才显得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
2.精要的细节描写。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第三、四自然段中。第三段中“俺”“累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俺那兄弟”“却在一旁闲站着,嘴里叼着几根草”“嘴里哼着小曲”形成鲜明对比,“俺大”对“俺”的严厉训斥和“俺大”一脸笑意对“俺那兄弟”的呵护备至同样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印象深刻;第四段中“俺”强烈要求念书时,“俺大沉默着拉着磨盘,一圈,两圈……”这一处细节描写刻画出了“大”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极大的痛苦,精要传神,同时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巧妙自然的铺垫。
3.浓郁的乡土气息。品读本文,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备感亲切。比如“俺”和“大”两个词语,如果换成“我”和“爸”定会降低文章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以上文章由河南语文高考语文阅卷评价组成员、郑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魏新磊推荐并点评。
波尔塔瓦的瑞典兵溃散了。
进攻中途岛的日本航母沉没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于是,我们说,历史出现了转折。转折是一个突破的变化,它可以使政治形势逆转,把大好形势断送,又将艰难困苦变为无限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转折有对我们不利的,也有对我们有利的。为了趋利避害,我们来探究一下转折的产生吧。
转折的出现是偶然的,战场上,骑兵主将马蹄铁上的一个螺钉的脱落或许会让这位主将丧命,进而让他的部队溃散;商场上,一位公司经理在酒店吃饭时或许会无意中听到竞争对手的机密,从而让他找到挤垮对手的绝招;官场上,有人酒后失言或许会得罪上司,于是从青云直上到落泊江湖……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转折,小到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大到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既然如此偶然,我们怎么趋利避害?很简单,“事无巨细,处处留心”可矣!心细的人自然会滴水不漏,不犯偶然的小错,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希望渺茫的机会。小事情往往就促成了大转折!
转折出现确实有偶然性,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必然性。就像前面的经理,如果他不是处处留心,随时都在想他的事业,而是来到酒店只知尽情享乐,喝得酩酊大醉,那就不会有转折。一向粗心的人,不是每次错误都会幸运的逃脱惩罚;言行无瑕的人,不可能因为犯错而遭受不幸的转折。波尔塔瓦战役中,瑞典人最初的溃散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士兵一时心怯,但是查理十二带领他的队伍转战波兰时就已给失败埋下了祸根――疲惫和给养不足;相反,俄国人汲取了前几次战败的教训,改进军队装备和编制。所以,一次偶然失利带来的转折终于让瑞典国势日衰,失去了波罗的海的霸主地位。另外,我们也该看到,中途岛美国的胜利根源于美国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即使没有这次转折,也会有别的转折让日本失败。美国内战的转折点――那个宣言,是民族平等的历史潮流决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也是总结无数历史经验得到的。
了解了转折的必然性,我们就该认识到:平日多修美德,即使处境不顺,也会有个转折在不定什么时候帮助我们;如若不能防微杜渐,严于律己,即使处于顺境地,也会有一次大转折,将我们推入深渊。
谨言慎行,又要积善成德,我们就一定可以变逆为顺;积极汲取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一个国家一定可以在历史中促成自己命运的转折,促成国势的长盛不衰。
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
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
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
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灿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依然口出狂言。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要灭掉他的决心。张狂使他将自己推向死亡。我们要懂得在张扬中学会内敛。
内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呢。他们渴望着识千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人的文王那般幸运呢?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我们要学会在内敛中张扬自己。
我们要新颖,要多变,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内敛,是寒冷时妈妈送来的一衣温暖,是酷热时爸爸送来的一阵凉意,是口渴时的一壶清凉,是下雨时的一伞叮咛。
张扬,是欢快时的大声歌唱,是悲伤时的放肆呼喊,是欢聚时的载歌载舞,是离别时追着火车跑的背影。
人生中,用内敛和张扬来表达我们的爱,一滴水也足以让大海翻滚,一枯草也会让青山黯然。别忘了张扬,也别忘了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