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是一种自信,自信是一种成功的基础,拥有自信你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成功靠的是努力、自信及聪明及替他的因素,而在这中间拥有自信就占了很大的成分。
我相信我能做到一切,古人有云:“有志者,事竟成”,今人云:“我能,无限可能!”
我想做下一个比尔?盖茨,因为我相信我能,我想做下一个贝利,因为我相信我能,我想创造新的发明,因为我相信我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前年夏天,一个男孩和他的足球队去参加一个全市的足球比赛,那是他上学校五年纪,他们队中人人都是踢球好手,但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比赛,全队都很紧张,开始比赛后人人的动作的硬生生的,放不开,所以迟迟不能进球,到下半场的时候,全队都想放弃的时候,那个男孩的一句话使队友又燃起了斗志,“我想信我们能行!”在这之后,他们队势如破竹,接连打入八球,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因为那个男孩坚信“我能行”成就了他的队伍的胜利,那个男孩就是我。
我们闯过了这一关,因为们我相信我们能做到,我们有自信。也因为这样我的人生中所遇到的任何难关都能闯过去,因为我坚信我能做到,无论困难的大于小,难或易,强或弱。因为生命亦是如此,上帝只会选择那些有自信的人们给予他们成功。
人类也因为这一句看似简单的“我能行”使文明一直在向前进,使科技一直向前发展。从石器时代到现代文明,那时候不是自信在激励着人们前进吗?自信给了人们勇气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罗夫?华多?爱默生所过“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学习或事业的攀登中,要遇到种种困难,而自信就是克服这些困难的良药。我们只有自信,才能自强不息,才能使我们为自己的愿望或理想而努力奋斗。只有自信,才可能使我们在艰难的事业中保持必胜的信心,才能使我们有勇气坚定地走向理想之塔。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自信是大力之神,它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
我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我能,无限可能!”当你相信自己能行时那你就能行!
名师精评
中心突出:从题目要求的我能,联系到我能是一种自信,自信就能获得成功。中心突出,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用自己的事例和想法构成文章主题,并用比尔?盖茨、贝利、爱默生来充实文章,使得全文内容丰富充实。
论证严密:开篇提出论点,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并用实际事例来论证,最后在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文章逻辑清晰严密。
我去过两次黄山,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2009年。但是我都没上黄山。这次,接待我的人对于我两次到黄山而不上山表示诧异。我说我不上黄山是由于黄山太矮。对方问我上过多高的山。我说珠穆朗玛峰,而且登顶过200余次。对方不信,我说我有隐形翅膀,能助我飞跃珠峰。
世界上有两种山,一种是自然界的山,一种是人生的山。我偏爱爬人生的山。我的书已经销售出1.5亿本,按每本1.5厘米的厚度计算,将它们叠置,相当于200余座珠穆朗玛峰。这两天,《人民日报》一位记者采访我,她对于我一个人写《童话大王》半月刊写了24年感到不可思议,我说这源于我有隐形的翅膀。
其实,所有人出生时,都拥有隐形翅膀想象力,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加,绝大多数人的隐形翅膀会和主人分道扬镳。没有想象力这双隐形翅膀,人就不能飞跃事业的巅峰,一生只能重复前人发明的知识,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我的隐形翅膀是我的学校老师赵俐给我保留住的。记得高三一次上课时,赵老师推荐我们看一本童话书,它的作者是张天翼。当时我正处于急于摆脱胡思乱想也就是想象力的年龄段,那时我回家对弟弟妹妹说得最多的话是幼稚。如果你对别人经常说幼稚两个字,这就是你的想象力即将离开你的危险信号。换句话说,你已经到了人生最危急的关头:当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还是当终生重复前人知识的人。我看了张天翼的这本童话,我觉得他比我还胡思乱想,而且他还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出书了!从此,我的想象力再也没有离开过我,使得我终生拥有了隐形的翅膀。好的童话就像一把锁,能锁住孩子想象力的隐形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庆幸自己拥有想象力的隐形翅膀,她帮助我一个人写一本名叫《童话大王》的半月刊长达24年,她帮助我创造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最有魅力的往往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想象力。想象力给你插上隐形的翅膀,使你成为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飞跃人生事业的巅峰,一览众山小。
我时常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自己“三生有幸”时,就纳闷:这人只有今生,哪来“三生”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感觉到“三”的学问的确不小。譬如,“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等短语,其中的“三”字,既概括了社会生活现象、人生经验,或丰富的人生哲理,也蕴藏着许多智慧,的确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三国时,刘备为成就大业,“三顾茅庐”,恳切地三请诸葛卧龙出山,演绎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话,奠定了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三”里面的韵味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必须用诚意待别人,哪怕一再被对方拒绝。?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向被尊称为“圣人”。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感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也说明智慧潜藏在“三”里面,藏在芸芸众生之中。?
我们高考复习,最讲究“举一反三”。从一个具体的题解中,抽象出一个答题思路,总结出一个答题方法,再去解决类似的难题。做学问也是这样,从众多的繁茂芜杂的生活现象中去求异同,寻找规律;然后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种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交杂反复的研究过程贯穿于学问之中。?
现在,国人众盼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握手合作,这是一种双赢的机遇和智慧。它将使两岸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各得其所,发挥潜能,大大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共同发展的速度,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全面振兴。无疑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蕴含着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的美好前景。?
“三”中含哲理,“三”里藏智慧。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人生就是在反反复复中获得启迪,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披沙拣金,在芸芸众生中不耻下问,学知识,长才干。我们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民族也如此。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离不开五湖四海的支持,也需要天下宾朋的智慧相助。?
好一个“三”的智慧啊!?
[名师点评]?
全篇围绕“三”的学问给人生的重要启迪行文,中心突出,概括“三”的学问蕴藏无穷智慧,是对广袤学海,对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底蕴的一曲热情赞歌。总述——分述——总述,结构层次清晰,举“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三通”“举一反三”的例子,分别从诚意求人、虚心求学、专心求法、合作求富四个方面折射“三”中智慧之大。?
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有关于刘备、孔子的成语典故,真实动人;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古今纵横,关注历史,关注时事,意境开阔。举例中大多涉及历史知识,可见作者传统文化知识功底深厚。举例中尤其关注了高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全篇极富时代气息。不仅谈历史,更谈热点、焦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这是本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结尾照应前文,深化中心,是对“三”的赞歌,引人遐想,余味无穷。(陈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