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一篇】

  我们生活在当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赚的钱更多了,人情味却更少了;我们的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却更多了;我们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却不愿伸手帮助对面的邻居;我们的股市价格一路狂升,价值观却成倍地下降;我们的社会都知道“此仇不报非君子”,却怎么也流行不起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而社会上数不胜数的忘恩负义之人,仇视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会道德危机。人们的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之人,仿佛充斥着整个社会。

  记得做一篇练习时读到的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妇遇到一位赶着回家过圣诞节的年轻人。年轻人买不到车票,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无法回家。老夫妇在邀他共度圣诞节遭推辞之后,竟主动将自己的车借给了年轻人。这样的举动令人震惊,令人感动,但接下来的事却让人心寒:这年轻人再也没有回来,杳无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社会道德时也曾说到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一次散步时捡到一个钱包,打电话找到失主时,失主无感谢之词,竟要求他送还到失主家中。

  我们感叹丛飞节衣缩食为贫困学生,却也愤慨他在重病之时无人援助,我们感叹雷锋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也无奈现在有些中学校生不知“雷锋”何物!

  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暖昧的姿态时,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道德危机。

  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一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将自己的儿女唤到跟前,一一叙说了何人何时帮助过自己,教导子孙们报答人家。虽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终未提一句,只把感谢留给后入。这是我见过一个老人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他让人明白了感激的力量,回报的感动。

  一位女士用自己430元的稿费,随意地捐给了西北一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但这位女孩却把她的恩德深深记在心里,即便在贫困的条件下,仍坚持给她信,虽然这位女士已经快忘了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却让人欣慰。

  我们感叹华农大小李的爱心,更受到那位高三的女生的感动;我们感叹大批青年出国深造,更感叹他们回国报效的高尚。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所以基督教有一句名言:施比受有福!

  无论东西方,无论古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我们的准则,促使我的社会变得有思想、有内涵,遥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点评】:

  目光犀利,思维深刻:使这篇文章充满了一种力量,一种气势,读来令人震撼。

  文章的开头直指当前社会中道德水准下降的严峻事实,并以两个实例辅证说明。在激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后,作者笔锋一转,响亮地提出:“我们应该需要一种有质感的态度来面对社会的道德危机……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接下来,作者又以一个老人和一个女士的故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将“感恩”的内涵具体充分地展现出来,使“施比受更有福”的中心鲜明突出,让读者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全文思路清晰,感情激昂,语言流畅。

  后半部不如前半部那样有气势,可加以修改。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二篇】

  我们首先必须生活着,然后才看生活得诗意与否。小姨是杂志社的特约撰稿人,那本杂志的第四版是她的专栏——“生活的诗”。而小姨本人对诗的热爱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组织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诗社。每逢周末,小姨便像逢了重要的节日,盛装打扮,与社员们聚在一起,谈诗论诗,赏诗做诗。

  姑姑是与诗“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农妇,可她在农贸市场却是响当当的人物。她的白菜是最青最嫩的,她的苹果葡萄是最水灵的,她的鸡蛋是出了名的有营养,甚至有人说,从她那买去的鸡,熬了汤能治病!其实我知道,顾客宁愿绕远路也要到姑姑这里来,冲的是她的热情诚实。

  我去过小姨家,整个儿就像古典而标准的中式“藏经阁”。进门便见装裱一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往前走几步,李白杜甫王勃李清照,挨个儿跟我打了招呼;打开卧室门,梭罗的那句“在瓦尔登湖上诗意地栖居”分外打眼。面对一屋子的书和姨父小声的数落,小姨吐吐舌头,调皮地说:“囡囡,别理他,小姨我就是爱书。”

  我也去过姑姑家,青砖房,昏暗的灯光,姑姑忙里忙外,丝毫不停歇,在她的厨房里,锅碗瓢盆恣意奏着打击乐;在她的院子里,鸡鸭鹅猪快活地唱着合唱曲。见我来了,姑姑挺不好意思:“娃,俺家乱,你别介意,来来,随便坐。”

  我的小姨是所谓:“文学青年,”“十指不沾阳春水”,过着“文化人”的生活。

  我的姑姑是别人眼中的“大老粗”,干惯了粗重的活计,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

  我一直试图弄明白,这样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人,在谈及自己生活之时,眼中快活满足甚至自豪的光彩为何会如此相似?

  小姨觉得她一直诗意地生活着,姑姑是不明白什么叫诗意的,但在旁人——我看来,她也有诗意的生活。

  或许因为她们同在乐观而向上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获得了满足。

  也许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乐观而充实便是诗意。

  我的“雅人”小姨和“俗人”姑姑,同在一片蓝天下诗意地栖居。

  诗意离我们很近,我们活着,乐观充实地活着,便可以宣告——

  我正诗意地活着。

  点评

  文章通过“小姨”“姑姑”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诠释“诗意地生活”即“乐观充实地活着”,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认识简朴却道理实在。对比叙述,两相对照,当可谓匠心独运。所述或显出些不真,但“小姨”“姑姑”形象鲜明,情趣可感,仍不失为考场佳作。

《关于高考满分的作文》【第三篇】

  我们在过去与未来,在时光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梦。只为在梦里,听见花开的声音。

  ——写在前面的话

  因为高考,这个六月,注定不平凡。

  走在考场外,放眼望去,是黑压压的人群;焦急等待的家长,维护秩序的警察,还有停在车场的车辆,等待着的老师……在雨幕里,我透过黄色的警戒线,似乎看到了高考的庄严与神圣,以及那些拳拳爱子之心……

  的确,你来了,以你固有的步伐在万众瞩目中姗姗而来。

  曾经为你牵肠挂肚,曾经为你辗转难眠,也曾为你食不知味。在过往的日日夜夜里,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收集着你的讯息,点点滴滴。你就像一个偷梦的人,偷走了很多很多如我一般人的梦,牵扯着成千上万的人的心。你却离我们远远的,让我们在寻梦的路上只能想象你的模样,梦的模样。然后指引我们一步一步地前行,走到你所在的位置,寻找自己的梦。

  可是,你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我们行走了十二年才依稀看见你的身影,看见梦的幻象。

  而今你来了,带着我们的梦走来。而我们,还有一条河的距离。你,站在河的那岸,向站在此岸的我们,招手,微笑。

  在你的笑容里,我看见的,是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甜蜜。考试是荆棘,布满来的路上。曾经为被荆棘划伤皮肤而疼痛地哭过,也曾为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找不到方向而感到迷茫,曾经也为在荆棘丛林里得到娇艳的花而开心地笑过,更为被荆棘弄得伤痕累累而疼得身心疲惫……

  还有,今天下午5:00之后,我们的高中生活,就此结束。这是我们的青春的告别。那些知了的喧嚣,那些树木在炽热的路面投下的斑驳的树影,那些写在黑板上的密密麻麻的字,那些匆忙穿过的路,那些仰望过的天空与流岚,此时全都隐没在这个夏天,那么彻底……于是,我们曾经的牵肠挂肚,过往的得与失,昔日的刻骨铭心,在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便注定会成为过眼云烟。

  那句歌词: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多么真实!我的毕业期,也就在不远的今晚,过了这一晚,以后,真的要各奔天涯了。

  如此种种,在走向你的路上,一点一点地累积,然后沉淀在心的河床上,成为久远的心事。

  那些往事,让我们痛,并快乐着。然后,怀着或欢欣或失落的心情奔向我们的未来。不管怎样,不要有任何的遗憾,时光与年华,谁也输不起。

  我相信,不会等到年华流尽,我就可以听见花开的声音。

  名师点评

  本文有如下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一、结构上,以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列,彰显出考生们对“高考”的热切期盼,从中体现出人们对它的感受,尽管这感受各不相同,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二、拟人修辞的运用,通过第二人称的运用,把“高考”拟人化,让严肃的事情,显得很有人情味,从中可以窥见到考生对“高考”的独特的感受。

  当然,文中还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如把高考比喻成偷梦的人,以及歌词的恰当运用,都提示了话题的主旨。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