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来了到你们来了的转身
可以设想,许多考生或者颇为关注高考的人士,乍一看到这个题,都会有些傻眼:这题怎么写?这感受和思考,从何写起?确实,和前两年一样,今年的高考题具有很强的反猜题性,甚至还超过了前两年。对于考生来说,不仅似乎原来准备的素材全然派不上用场,而且此次不像前两年的命题,改为了材料;更要紧的是还真不知怎么下笔。
于是,阅读材料,审清题意,从材料中生发立意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最要关注的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跟观(听)众见面打招呼的变化,而是一种对自己的认知和对观(听)众态度的转变,也是歌手事业人生之境界的蝶变:过去,歌手是高姿态,而现在,歌手是低姿态了,于是她感激自己的观(听)众的到来,应该是懂得受众需要什么、欣赏什么,她的演唱也就会受到欢迎。这样想来,最方便的立意应该是放低自己,放弃自我中心,感激他人,尊重他人,为大众服务,让自己融入公众之中等等,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与事业的华丽转身。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则材料不仅表明了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而且隐含着歌手与观(听)众的关系,即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那么,我们的立意应该着眼于任何人都需要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要了解自我、认清自我、知晓他人对自我的生存、发展、成功的重要性。
说至此,我们会觉得,这次题远不像前两年高考题的简洁平易,感觉要难写多了;再说可写的范围狭窄局促了些。
其实,我们围绕着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你的身上或身边想想,我们何妨将歌手的舞台引申比喻和泛化?
从文体的选择来说,似乎议论文要比记叙文好写一些。还需强调的是,命题中特别强调你的身上或身边和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可见,不管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该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或真切思考,也就是说,应该体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谓就是做人也当然要在高考中得到诠释。
此外,材料到底要不要写进自己的呢?应该说是可写可不写。如果是写议论文当然可以将所提供材料转化为自己文章的内容;如果是写记叙文,一般就不好将材料写进自己的文章了,当然扩写是个例外,只惜并不可取。
最后,我们纵观湖南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命题,从早几年家庭教育谈意气为代表的说教气到前两年踮起脚尖早,直到今年新材料的亲和味,从当年草色遥看近却无材料的冗繁为人所诟病到今年的简短应被人看好,似乎也让人觉得实现了一个从我来了到你们来了的华丽转身。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那位把大家好,我来了的开场白换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的歌手,应该是懂得了把自己当回事的真正境界就是主动把别人当回事。
某知名歌手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说起面对观众的第一句话,原来是说大家好,我来了,现在是说谢谢大家,你们来了。听到这句话是令人感慨的,甚至,由不得人不感慨。
歌手前面那句话我亲耳听到过无数回了。很多年前,我去歌厅听歌时,上台的歌手无一例外,说的就是我来了。这三个字我听了很是别扭。心里就想,你以为你是谁啊?是不是觉得这么多人坐在这里,就因为是你来了呢?当然不是。到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譬如上班累了、干活烦了、失恋了、输钱了、要放松了、想和朋友聚会了、在寻找新的自我了,等等等等,极少有人会是因为一个歌手将在这里吼几嗓子而坐在下面。
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去做某件事,那件事情也只和自己有关。除了亲人、朋友和同事,我们很少关心旁人在干什么。而那个与自己不相干的旁人却总以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话,不免会让我们感到不以为然。虽然在一个被口号捆绑的时代结束之后,每一个个人都在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和价值,但这种重要和价值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让人最终认清楚自己和定位自己的,还真是难说。就像那些喜欢上台就说我来了的歌手,实际上在自我的面对时,失去了一个基本定位。这个定位一旦失去,就会把自己很当回事。
当然,我们应该把自己当回事,但又不应该太把自己当回事。这中间的度如何掌握,或许才是我们做人的学问所在。我记得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参加一次盛宴时,宴会主持人请哥哥发表演说。大莱特不好意思地说,演说是归我弟弟负责的。当主持人转向小莱特时,小莱特的回答是:谢谢诸位,我哥哥刚才已经演讲过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份睿智,更多的是一份没太把自己当回事的谦逊。谦逊赢得的,往往才是对个人最大褒奖的尊敬。
那位把大家好,我来了的开场白换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的歌手,应该是懂得了把自己当回事的真正境界就是主动把别人当回事。先把谢谢给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北京一考生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专家组评分:
标卷一(一类文上)
内容20分表达20分
发展20分总分60分
注:这是一篇较为传统的旧文化,但同时也是一篇新文化:从谭蘅君老师关于文化的概念来判断,一它具有雅语的特征,是经过雅语训练,并能优美表达的。二是不管它运用什么材料,古代也罢,当代也罢,材料只是一种载体或手段,关键是文章里有没有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确认:这也是一篇新文化。
至于新文化的生活化表现,我们会随后推出2010年的优秀佳作,让大家来认识与讨论,普及关于新文化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