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是啊,母爱就如缠绵的流水,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而父爱就如挺拔的高山,永远都是我们的依靠。生活中有许许多的事都无不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不管是大事小事,一句话或是一个行为都可能成为我们终身难忘的记忆。
父母的单位离家远些,中午也回不来,那段日子都是我自己做饭吃,刚开始还好,可那段时间正要期中考试,时间很紧,有时回家晚些,做完饭后还要手忙脚毛地盛饭吃饭,收拾灶台,另外我还要背课文几首没有休息的时间,有几次还差点儿迟到了,那时的我比较任性,还不耐烦的对父母说做饭太累,太麻烦,现在想想,我做几顿饭就不耐烦,嫌累,父母为我们做了十多年的饭都没叫苦嫌累,我这点儿苦又算什么呢?母亲让我买饭吃,我虽知道买饭快,可我明白外面的饭不卫生,所以决定坚持下来自己动手做饭。第二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开展门,坐下来换鞋今天鞋摆放的地方稍有不同,我拿起拖鞋,准备穿时,突然看见上面的纸条,纸条上写着:用热水和电饭锅做饭,别烫着了。看完我顿时泪如泉涌,心中如一股热气徘徊,感到非常温暖。我没有想到母亲和父亲会记得我说的话,还怕我忘记,写在纸条上放在显眼的位置,时刻都在为我操心,我感到父母好伟大,他们会包容你、呵护你、关心你、疼你、爱你,会永远都原谅你,所有好事先想到人就是你。同时,我们也会学会去包容、体谅父母,懂得感恩。小小的纸条,是父母对我满满的爱意;短短的话语,是父母对我真实的情感;微微的举动,是父母对我最诚挚的关心。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都会守护您、孝敬您,像您照顾我一样照顾您。
点评: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爱进行。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美中不足的是:语言比较直白朴实,亮点不足,虽为叙事文章叙事性却不强。
作者可以多使用些修辞,使文章叙事更加生动紧凑。故事的叙事更加具体些。
点评老师:苏璐璐
人们都说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爱,最美好的爱。我小时候不明白母亲的爱是什么,是妈妈给我买了糖果?是妈妈帮我梳了小辫?是妈妈在我睡觉之前讲故事?还是妈妈在夏天给我扇扇子?直到发生一件事后,我才知道真正的母爱是什么。
在我6岁那年的夏天,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母爱是什么。一天早上,我突然感觉脸上痒痒的,就随便抓了两下。没注意,我脸上已经起了一点点红点点。到了中午,这红点点越来越痒。我跑去照镜子,天啊!我脸上的红点点变大了,像痱子一样。
然后,我哭着跑去找妈妈。妈、妈,呜呜,我脸上长了、长了东西,红、红的我哭哭啼啼地对妈妈说。妈妈正在炒菜,她转过头,看见我一脸的红点点。嗯,你又过敏了。走,去打个屁股针就好了。妈妈说。不要,呜呜,我不要打屁股针!我一听,立马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妈妈温柔地说:如果小颖不去打针,脸上那么多红点点,就不是漂亮的小公主了。如果小颖打了针,红点点就会消失,就是漂亮的小公主了。我半信半疑地问妈妈:真的吗?嗯。妈妈回答道。就这样,妈妈把我骗去了一家诊所。
到了诊所,我看见很多人都在打针。我看见了那锋利而又白白的针头,不禁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正当我出冷汗时,妈妈说:小颖,到你打针了。我说:来了!却很不情愿地走了过去。妈妈抱紧我,护士也准备好了针。就当护士打针的时候,我感到很痛、很痛。
就哇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还狠狠的咬了妈妈一口。打完针后,听见医生对妈妈说:还好你早点把小妹妹送过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好想跑去和妈妈道歉,可我没有勇气。感觉自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妈妈付完钱、拿好药之后便背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时不时地问我:小颖,屁股还疼不疼?到家妈妈给你做好吃的菜。
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高三:黄纤晴
点评:本文在故事情节上或许并无特别之吸引人之处,但仍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其一,较好地刻画了角色的形象,其二语言生动丰富,生活气息浓,起到了良好的表情达意之效果。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美中不足的是文中例子运用的不甚合适,建议小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搭配,例子要和文章主题相关,加油。
点评老师:孟祥琦
人如草芥,得甘露而饴之,得清风而兴之,爱就是那甘露,那清风,爱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
圣经里曾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是一种本性使然,滴水之恩之所以涌泉相报,是因为得到了爱。我曾经看过一则国外的短片,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冷风瑟瑟,来往是匆匆的行人,演员是一个饥饿的普通人,但他三次问一个正在进食的路人讨食时,却被赶走,差点暴力相向。他走到一个流浪汉的身边坐下,流浪汉吃着刚刚节目组的人给予他的披萨,对于他来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有披萨吃是多么温暖的一件事,演员开始跟他搭讪然后向他讨要一份披萨,流浪者毫不犹豫地将披萨分给了他,演员吃到一半便起身和流浪汉郑重地握了手,将口袋里钱给了流浪汉,说这是你应得的,流浪汉留下了感动的眼泪,他只是觉得他应该这么做,他只是将他拥有的与别人分享,他将别人给他的爱传递了下去,爱永不止息。像这种的社会调会调查国内也有你会怎么做,当一个清洁工摔倒在路边,你是否愿意扶起他;当一个农民工做公共汽车被歧视时,你是否愿意帮助他;当一个高三学生因为压力在路边哭泣时,你是否愿意给他一个拥抱。我也即将准高三了,也许我也会在路边独自流泪,所以,亲爱的陌生人,你是否愿意给予我一个拥抱?也许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给你一个拥抱。
爱,溶于光阴之中,沉与尘世之间,爱是一种责任。八月13日晚上,天空发出一声雷鸣,黑夜宛若白日一般亮堂,如同灾难来临,所有人都慌乱起身,谁都不愿被如此噩梦吞噬,都争着逃离。谁不惧这大火,谁不害怕失去,而就因为有这样一种责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消防战士冲了进去,接连几次的爆炸,有些已经化为尘埃,融进空气里。他们说,有一种友谊,叫你爸就是我爸,有一种爱情叫我爱你如果能活着,有一种亲情叫妈我走了,有一种敬业叫队长,火灭了吗谁没有所爱之人,谁没有牵挂之心,在大爱面前,他们告诉了我们还有一种爱叫最帅的逆行。
有一种爱是一颗朴素的心,即使再华丽的外表也无法遮掩,也是谁提及都轻然,却无法完好地形容出来,那是种血浓于水的爱,在你离开时才会深有感触,就像龙应台的《目送》里提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也许在你年少不知事,你从未关心身后那双炽热的眼睛,也许在你第一次住宿时,每天都是他们的来电,你会觉得厌烦,也许最后的目送,将会成为最后一次目送。当我的同学在谈及父母在谈及家境时,我在想,他们是否去关心过那个看起来衣食无忧,却整日忙碌奔波的人,当他们花掉自己仅有的休息日,开着豪车送你上学,你一拿钱甩手就走,是否看见他们睁着疲惫的眼睛,望着你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父母是务农,每天都工作到夜晚回来,白天看着父母那瘦弱的身影消失了街角,晚上借着街灯,看着他们拉长了的身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倒头大睡。我的爸爸从来没有去过我的学校,因为他没有时间,母亲还会抽空送我去车站等车,等我上车了她才离去,期间也未曾去过学校,到冬天收拾床铺时,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几次呕吐,胃里翻江蹈海,某个不经意间就会做过头,有次母亲把车上唯一的后座让给了我,因为东西太多,母亲就席地而坐,也许对城市里的人来说,这种行为有些粗俗,而我不然。我坐在后座上,看着母亲的背影,依然那么坚毅。怎能忘,儿时暴雨天她牵着我的手,推着一辆老旧自行车,走过那座并不牢固的小桥,怎能忘,在医院我浑身无力时,夜晚跑遍整个市区,他只是去为我找一碗馄饨,怎能忘与他们争吵时,那个气得发抖的身影。也许多年后,街角消失的身影不再,让我如何不必追。
爱,是黑夜里的星光一点,是甘泉流入枯渠,是清风浸入满月,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
高三:陈嘉君
点评:这篇文章以具体的事例,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写法,表现了对啊的由衷赞叹。
不足是小作者的例子举得并没有很恰当让人读起来舒服,第一个例子表达的不够清楚,第一次读不能使人完全明白,而且过于口语化,例如:但他三次问一个正在进食的路人讨食时这句话中的问应该用书面语更为合适。
点评老师:孟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