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兰花还未开放,夏天的雨就迫不及待地下个没完,淅淅沥沥打在屋檐上悬成晶亮的水帘,或者伴着疾风斜斜地砸到路面上。似乎在嘲讽我。
在我小时候,母亲带我去了一个山区的学校。还记得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看着这静谧的山村,看到那一团团湿漉漉的橘黄的灯影,看上去像是月亮生出的金发婴孩,是那么的鲜润明媚。妈妈问我:你觉得这里的留守儿童生活的快乐吗?当然不快乐。母亲问我为什么,没有父母的爱,那些孩子生活就没有人陪伴,有痛苦就没有人倾诉了啊。终归是我妈妈,早就猜到她要说什么,我同意你在这里支教,不过前提是支教的过程中不许和家里任何人联系。母亲也是一个智慧人。于是带着一身的尘土,简单吃了些东西,洗漱后睡下,已是深夜,路途的劳顿,并没有使我立刻入睡,不过母亲也一样。
太阳升起了,母亲把翠色的布制窗帘稍稍拉出一条缝隙,让阳光透过那狭小的空间挥洒在室内灰白色的仿瓷地板上,连同我朦胧的睡眼一同照亮。我知道明天母亲就会奔赴她的岗位,而我明天也将开始新的学年。母亲在我临行前的话也是颇具韵味,孩子,你要记住,所有的圣典与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会转瞬间付与流水,只有保持内心中最初的思想,才会长存。是啊,很久之前,就在母亲的日记里我很早就找到答案。就像是雨露,虽不及阳光遍及每个角落,带来无尽的光和热,但正因为它少有的出现才显得更加可贵。母亲的举动为我扣上人生一颗价值的纽扣,陪着我完成自己的愿望。
当我重新站在那条宽大的泥泞路上,母亲就站在起点望着我,我从未感觉她是如此地苍老。路两旁草丛间晶莹的露水组成了一片搁浅的潮水,感觉像是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离别
就像母亲独自一人走在泥泞路上,雨水将她的脚印填饱,我不知她是否会在瞬间决定转过身子回来亦或者躲着我平复自己空虚的情绪和软弱的身体前往支教的路途,实现自己的梦想。直到母亲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我的视野,我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到外婆家,随手拿过一张纸,一条一条地撕着,丢的满地都是。
高三:郑孙翼
点评: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美中不足的是小作者的句子之间是没有联系的,结尾部分有些不明所以,老师建议小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要将句子关联起来,使阅读能够更加流畅,结尾的时候要么抒情要么点题,至少动作前后是有关系的,让读者能够明白。
点评老师:孟祥琦
那年,他7岁,她6岁。
他们是同学和邻居。他们每天背着包一起上学,牵着小手一起放学,下雨的时候同撑一把伞。她长得很漂亮,男生们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可是他们表达喜欢的方式总是很奇怪,他们揪她的手背扯她的头发,她疼得直哭。他就会忽然出现在她身边,对所有男孩子说:她是我妹妹,不要欺负她!
做勇士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因为她而被一群男孩揍了一顿,却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们从此不再欺负她。就这样,他们一路走来,到了中学。他已经是个高大英俊的大男生了,而她,却显得平凡了。美丽的女生们都希望把他旁边的她换成自己,可是谁也取代不了。这么多年以来,每天早晨他都是骑着单车载她去上学。他们约定,将来考学也要同一所学校,这样他可以继续照顾她。
他很优秀,有很多爱慕者,她常常被迫做着邮差的工作,那些女孩子总是要在给他写情书之后拜托她递给他。他从来不看,总是扔在一旁,满不在乎!她很小心地问他:你看那些信没有?看了!他漫不经心地回答。那你喜欢不喜欢那些女孩子之中的某一个?不喜欢?她给信的次数多了,问的次数也多了,他对她大发雷霆:以后不要给我看这些信了!你别那么多事!她委屈地对他说:你让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然后就怒气冲冲地跑了。
高三毕业了,她没有和他考同一所学校,而是相隔那么远地分开。那年,他19岁,她18岁。偶尔暑假回来,在同一个院子里相逢,他会问:在学校还好吗?有没有人欺负你?她淡淡地说:还好啊,我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看着她的背影,一种难言的伤痛像小老鼠一般慢慢啃噬着他的心。她妈妈说,她留在那座城市了,有个很疼很爱她的男朋友。他微笑着祝福她,却满心落寞。
大学毕业那年,他回来时身边多了一个女孩。那是他的女朋友,说不出有多可爱,只觉得女孩身上有种与她相似的习性。可是那年,她偏偏一个人回来了,当他们在大街相遇的时候,她看着他身边拽着他手臂的女孩子笑着说:身边的位置终于有人了!他尴尬地对身边的人介绍说她是他的妹妹。
他用哥哥的语气问:还有一个人呢?怎么没有陪你回来?他?她冷笑一声,早分手了!他和你一样有太多女孩子喜欢,我一点也感觉不到安全感!她捻了捻头发,对他身边的她说:不过,我哥哥可是个很好的男人哦,他一旦爱上了谁,一定会一辈子用心去爱的!女孩子羞涩地笑着说:他就是有太多的追求者,以前我跟他是好朋友,很多女孩子见我们关系不错,就叫我帮她们送信给他,后来我自己也写了一封听到这里,她的脸色突然惨白,黯然地对他们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舒服,我要回家休息一下!他看着她失态地离开,突然感觉到了些什么。
回到家中,趁着女朋友陪妈妈做饭的间隙,他在书柜的角落找到那堆尘封多年的情书,他一封封地寻觅着,他总感觉到这里面一定有她写的。他终于在最后一叠里找到那张写着她秀美小楷的淡蓝信封,他懊恼得跌坐在地上。其实我一直希望自己不是你妹妹,虽然你一直都用爱妹妹的方式来爱我,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希望能一辈子坐在你的单车后座上,希望能永远听你说你要保护我,希望你对我的每一个承诺都能实现。我希望你能看到这封信,而你对我的态度,与我对你的态度,都会由这封信决定。你不喜欢我,我自然不会死死纠缠的,我会安静地躲开,要多远,就躲多远眼泪滑落在纸上,仍然无法赶走那种爱她却又伤她的痛。第二天,他想去找她,拿着那封信。可是走到了她的家门前,却又迟疑了。
他能辜负跟着他回到家乡的女朋友吗?她从在学校开始,就直照顾着他,她对他的爱,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了他,她会死!他不能辜负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女人。那几个晚上,面对女朋友,他没有任何兴致。他想了很多,第二天,他抱着女朋友说:对不起可是,当他再次去她家的时候,她的妈妈却告诉他,她已经离开了,工作安排在了另外一个城币,离这里更远的地方。几个月后,他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去了她所在的城市,当他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被吓呆了。
他笑着抱紧她:我来带你回家!可是她举起自己的右手,那上面戴着一只订婚戒指:我准备结婚了!他惊讶地看着她,怎么会这么快?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她就要嫁人了!你知道吗?我一直最爱的女人是你,那封信也是我刚刚发现的别说了!她长叹口气,你应该对她负责,不能因为一封信就辜负别人就像我,也需要回报他一样,所以我选择嫁给他!她说得那样决绝,他听得肝肠寸断。
那一年,他26岁,她25岁。
她结婚了,留在了她丈夫所在的城市;他也结婚了,妻子是个简单贤惠的女人。他的父母生病没人照顾,他妻子比他还要热心。
她再回来的时候,虽然丈夫陪伴左右,可是仍然不敢直视他。于是,他们常常是,她陪他的妻子聊天,而他却和她的丈夫十分投契。他们聊的话题,仍然是他们小时侯的糗闻趣事,只是那种心情却没有了太多的甜蜜与回忆,他们要顾及身边的那两个深爱着他们的人。他们唏嘘,各自身边的人也感动着。原来时间真的会让爱更刻骨。
那年,他32岁,她31岁。
后来,每年她都要和丈夫回来过年,每年都和他们家一起吃团圆饭。他的孩子管她叫姑姑,她的孩子管他叫舅舅。他们之间的感情仿佛真的回到了最初的兄妹。
到了各自的孩子都要上大学的年纪,他赶紧给远方的她打去电话:妹妹,你们那边有什么好点的大学,我想让孩子考那里,这孩子太不听话,老惹他妈妈生气,我叫他过去读书,你也好帮我监督监督!她在电话里却笑了起来:是吗?我还想让我孩子考你那里呢!我们家这孩子也不听话,不服她爸爸的管教,这丫头说只想听舅舅的她顿了顿,说:不如这样,让他们都考同一所学校吧,这样他们兄妹彼此有个照顾,我们去看他们的时候还可以一起将两个孩子都管教一下。他握电话的手抖了一下,心被拉回了多少年前。
孩子们在父母的安排下考进了同一所学校。他对儿子说:你要好好地照顾妹妹,不能让任何人欺负她!她对女儿说:以后不要惹哥哥生气,不要老给哥哥惹麻烦。
也许早已经有了预感,当他和她接到儿子女儿的电话说要结婚的时候,他们都笑了。孩子们的婚礼上,他坐在她的旁边,看着彼此两鬓斑白,他温柔地说:我们最后还是成为一家人了!她点点头,脸上带着疲倦的微笑:只是等得太久了,只是最后在一起的却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那年,他67岁,她66岁。
后来,他被诊断出患了癌症。他绝望了,对所有人都排斥着,拒绝吃药拒绝治疗,他的情绪完全失控,看见妻子儿子媳妇就是破口大骂。妻子站在病房门外,心疼地叹了口气,对儿子说:给你姑姑,不,是你岳母打个电话,你爸爸的毛病,只有她能治得了!当她敲开他的病房门,她只说了一句话:你要是还想再见到我,就听医生的话,吃药化疗;要是不想,那我马上就走,以后你是死是活我都不管了!他看着她,却放声痛哭起来。
她站在他的墓前,眼里已经没有了泪水。
墓园凄凄无人,一阵风抚过她斑白的发丝,像是他的回应,也像是他的哭泣。
原来爱情,留在心里只会永远成为遗憾。
那年,他77岁,她76岁。
高三:叶浪
点评: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很好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为小说题材,更多的确实作者自己的叙述,不符合小说写作特点。
作者可以多加入些人物语言,行为,故事情节等小说要素,使其更具趣味性。
点评老师:苏璐璐
那是我刚来学校的第一学期,我风尘仆仆地从我的家乡千里迢迢来到学校,我没有熟悉的同学,也没有熟悉的老师,只有我一人孤零零的在这儿。因为没有人帮助,父母也要很久才上来一次,所以我特别的独立,也有几分孤独的味道,有几个与我很要好的朋友,也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时才会不那么落寞,就这样,我一直煎熬着。
学校有统一的校服,周一至周五,都禁止穿自己的衣服,所以,每个人都避免不了要买校服,我当然也不例外,为了多一套换洗的衣服,我就准备在周一时自己去买。
在食堂吃饭时,我怯生生的问一个我比较要好同学,说:那套银白色的校服多少钱?。他想了想,皱了皱眉头,说:我不知道,但总没有很贵,你到时钱带的稍微多一点就行了,这样吧,我陪你一起去,反正我也要买。好啊我开心地说,有一个人陪我,我好多了,这样一想,我心里美滋滋的。
于是,在星期一那天,我和同学吃完晚饭后去了售衣部。
这里的人着实不少,不能说人山人海,但也是络绎不绝了,我们只好沮丧的,不情不愿的排在后面,这,要多少时间呐!我们只好百无聊赖的等待这,以前时似箭的速度一下子变成了度秒如年了,我们不断打着哈欠,消磨着时光。
终于,等待得山都笑了,海都哭了的我们终于屹立在在了队伍之巅,我们瞬间感悟颇深。于是开始做正事儿,我们点了点那件银白色的衣服,问她多少钱,她很习惯的回答了一声,他这一回答,我们都愣了,因为,我们带的钱不够啊。早知道我就把我在教室里的钱拿来了。这一下,我们都后悔至极,早知道,早知道
望着我们的表情,哪位阿姨问了问,同学,是不是没带够钱。我们点点头。哎,这,我也没有什么办法,看看周围的人能不能帮帮你。话音未落,以为高年级的姐姐站了出来,我借给你们,还带着浓浓的笑容,我们也没拒绝,但就一个劲儿一个劲儿的说谢谢。
我们在阿姨那写下我们的姓名和班级和一份简单的借条。写完后,我们立刻飞奔回教室,拿了钱,带着一股浓浓的责任感,用我们竭尽全力最快的速度跑了过去,那一刻,我们觉得很酣畅。终于到了。见到了恩人,我们立刻把钱还给了她,还不住的说谢谢,她说:应该的,我是大姐姐吗!
我们就回教室上课了,同时一个名字引入我们的心中霍飞雪,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从这时我才发现,我并不是孤独的,我有朋友,有老师,还有无时无刻存在地陌生人。
高三:宋金戈
点评:文章开头简介明了,看了你的文章,仿佛眼前流过一条小溪,清纯,可爱。希望你能保持住这样的文风,用纯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语言朴素,中心明确,构思合理,行文层次清楚。
一般作文中不建议出现真实姓名,下次注意,加油。
点评老师:孟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