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茶余饭后,总是喜欢与父母聊天,有时谈我在学校的烦恼,有时谈我的成长经历,有时谈父母的创业的艰辛。我渐渐地明白做父母的良苦用心,知道父母工作的不容易
用一生来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十月怀胎,给予了我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我成长;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深切教诲,教会了我做人。父母给予了我们的太多太多,我们这些作子女的却不知从何做起。也许,没事时为父母分担些家务,父母下班后为他们倒上一杯水,父母不舒服时为他们充一杯牛奶,父母劳累时为他们捶捶背,父母苦恼时为他们分忧解难,父母高兴时与他们分享快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但在父母眼中却是十分自豪的。父母给我们的爱如此之多,而我们却只给父母做了一点,父母都已感到知足,所以,我们要用一生来感恩父母。
父母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如梦的童年,无知的我却因为一时的贪玩,而给父母添乱,让父母操心,生气。
还记得那个晚上,我因为作文没有完成而被老师留了下来。别的同学早早的就离开了,我却被留了下来独自写作文,这又能怪谁呢?只怪我白天匆忙之中没有写作文,明明知道老师晚上会跟我要作文,却还没有写。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作文还是没有结束,心想,这时父母一定在家焦急地等我。我的心也开始慢慢焦急起来,可越急越写不起来。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师叫我打电话给父母,叫他们来接我。我知道只要我打了电话,父母一定会生气,也一定不会来带我,弄不好还不许我回去。我在紧张中拨通了电话,又支支呜呜地说了几句话,果然不出所料,母亲在那边正对我发火,我挂了电话。又继续写,写好后只好一人回家。
夜晚的风很大,我知道回去后免不了受父母的批评,又怕父母着急,还是及忙赶回去。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是父亲,父亲居然骑着车来接我。路上,父亲顶着风在努力地骑着车,我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父亲,让夫亲在晚上来接我,还顶着大风。到家后母亲狠狠地批评了我,我知道父母都是为了我,严厉也是一种爱,他们希望我能够成才,能够有出息,而我却时常让他们伤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茶余饭后,总是喜欢与父母聊天,有时谈我在学校的烦恼,有时谈我的成长经历,有时谈父母的创业的艰辛。我渐渐地明白做父母的良苦用心,知道父母工作的不容易。
在今后的日子里,应该尽我的所能来感恩父母;在父亲母亲需要帮助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们。
感恩父母需要我们做的太多太多,就让儿子用这一生来慢慢地去完成吧!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亲情,不光是一种血液延续,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感恩,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字眼,无异于感谢。可我们何尝尝试过感恩,亲情。
一天下午,天气忽然转冷,我望着窗外,心里不禁有一丝担心。妈妈早上穿这么少,会冷么?灰蒙蒙的天空飘飘洒洒地下起了雨,寒风呼呼地吹着,吹醒了我朦胧的大脑。我立刻动手找妈妈的羽绒服,冲出了大门。在大风中行走很不方便,我紧紧抱着衣服,打着雨伞走在寥寥无几的大街上。忽然,心中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后悔,这么冷的天,出来干什么啊。我放慢了脚步,考虑是不是该回家。这时一对母女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妈妈,你怎么来送衣服了啊?你早上穿这么少,在学校里能不冷吗?那你穿这么少不冷吗?只要我的小宝贝不冷就行了。没错那个小女孩就是我,那个母亲就是我妈妈。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这么无私,宁可自己受凉,也不要我生病;如今我懂事了,我却因为太冷,自私的将妈妈抛在了一边。父母对我们的爱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更没有人去强迫他们,全凭那一层血缘关系。他们为我心甘情愿的付出一切,不求回报,但我们做子女的,却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我的脸红了起来,加快了脚步,向妈妈的店里跑去。妈,我来了。我气喘吁吁的跑进店里。妈妈脸已经冻得通红了,双手不停地摩擦,见到我大吃一惊。你怎么来了?我,我来给你送羽绒服。我小心翼翼的递上了羽绒服。妈妈说了我几句,仍披上了羽绒服。那一刻,我突然为我而感到自豪。
滴水之情,必当涌泉相报。可父母对我们的爱,哪里还只值一滴水呢?感恩,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高三:余昕遐
中国特色的感恩节
国内有人建议在中国也设立感恩节。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借鉴西方节日,设立中国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在这天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感恩节火鸡和南瓜饼等美食。有大学生倡议,在中国大学生中设立自己的感恩节,在这天向自己的朋友、师长表达爱意和谢意,联系周围实际,让他觉得这很有道理。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度传为名句。中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学生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况,一切只从利益出发。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可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帮助。
因此不少人建议在中国也设立感恩节,让学生们学习换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让成年人暂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