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吧,梦想》
已经深夜,桌角的小台灯还熠熠的散发着光,在漆黑的夜中尤为温馨。清风从窗口徐徐吹来,翻飞了摊在桌面的纸页。看着那些密麻的铅字,总觉得它们在变小,越想看清却越看不清,眼睛酸痛,想要停笔休息,一抬头看见了贴在正对面墙上的纸上赫然写着两个繁体字--梦想。它像一朵在寒风中怒开的雪梅,傲立在那里。我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再一次回到题海。卷面的字迹清晰无比,每一笔每一划在我的心里都是大写的梦想。风还在轻轻的吹,吹宁了恬燥的心。
其实,梦想,我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当我还没有遇到梦想的时候,我在想梦想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场。后来,我发现在那么某一瞬间,嘭的一声,它就出现了。对,就这么突兀,也许它早就在心底潜伏了,像一个勇士在给子弹上膛,只待一声枪响就带着心朝一个方向飞翔。
那年夏天,阳光正好,在佛堂里面对着佛,我虔诚的许下了我的梦想:我想要考上一所好的本科院校。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那一刻,无论是为某次考试中的小进步而欢喜,还是为哪次考试的失望,这都是我在奔向梦想路上的印记。它驾着五彩祥云奔我而来,我欢喜相迎。
梦想是一粒种子,它需要有生长之地,需要有园丁日日浇水,每月施肥,悉心培育。而罕中这个1954年建校的团体就是我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地,我们就像那次缆车坠毁事故中用双手被举起孩子,而罕中就是尽力护孩子周全的那对父母,给予了我们明天。是你一直让我们免惊扰,免流离。在万千学府中,也许你只是平凡的一个,但你却无私的把你所拥有的每滴甘露都用来浇灌了我们。因为,我们就是你的梦。罕中母亲,我是你的梦,你何尝不是我的梦啊!
或许,追梦的旅途满是荆棘,但不要畏惧流血疼痛。成功总是要有付出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朱元璋一路流离乞讨,当兵做和尚,最终苦尽甘来;《滕王阁序》中的宗悫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宏远抱负;第一个农民起义的陈涉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远大志向,最终登上帝位。这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追梦的路上难免受伤,我们的成功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我们都能爬起来再往前冲。追梦很累吧,累,就对了,说明我们又离梦想更近了一步。罕中不要害怕,我与你同行。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歌声还在回旋,灯光仍在摇曳,夜空星辰的闪烁突然让我明朗了梦想的方向。
前进吧,梦想!
高二:李静
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后来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直到现在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在不断地探索中成长。而对于中国梦,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梦。
我今年十八岁,和新中国相比,不及其三分之一,更不用说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了。我很庆幸,我有机会能成为中国梦缔造者中的一份子,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作为中国人,你我,都是缔造者。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的祖国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登上世界的巅峰,虽然这中间会有低谷和失败,但是失败过后,总是会再一次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是秦王的扫六合,汉朝的大一统,还是唐朝的政治鼎盛,宋朝的经济繁华,亦或是清朝的康乾盛世,不都是透漏着: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讯息吗?这种跌倒了爬起来的能力足以使世界上其他的任何民族黯然失色。如今我们提出中国梦,正是强有力的向世界宣布:我们是力量的中国!
这个梦需要泪水。
你是否还记得,在汶川大地震中第一个赶赴灾区的老人,他不顾余震的危险,在最快的时间赶到那里,温总理!看着满目疮痍的废墟,他流泪了。我见过很多人的泪水,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像他那样情深似海的泪水,这泪水里有爱,有他对于祖国和人民最真挚的爱!我还见过这样一个镜头,在胡锦涛主席卸任的仪式上,温总理和胡主席相拥而泣,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个镜头。十年了,你们承受的太多太多,在这里我真诚的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什么是关注民生?什么是体察民情?一滴真情的眼泪就说明了一切!我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国家领导人怀慈悲之心于人民的国家。中国梦,离不开泪水。
这个梦需要奉献。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得到了多少,而是要看他付出了多少。以前我们讲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现在是什么拜金主义、啃老族。是我们现在不需要这些东西了吗?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的细胞,都是国家的一份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作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是怀着我奉献我快乐的心愿,才会实现这个伟大的设想。如果国家是一部机器,我情愿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燃烧自己!中国梦,离不开奉献。
我相信,这是一个甜美的梦。
在这个梦里,我看到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一个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社会,看不到了失业,看不到了社会不公,看到更多是人人脸上自信满足的笑脸。这是个梦吗?是的。目前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是,我们需要坚信,这个梦离我们不远了!
我相信,这不会是一个轻易的梦。
世上有哪一个梦想是一蹴而就的,又有哪一个梦想不是汗水浇灌的。现在我们有了习主席的领导,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总会是曲折的。我们会遇到很多的difficulties,trouble,和sadness,仅仅需要泪水、奉献是不够的,但是我们有面对这些的勇气。一个刚开始就放弃的人不会失败,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失败了。而现在我们有中国梦的指引,即便道路曲折我们也能迎难而上,为梦想而奋斗!
中国梦三个字,把十三亿人团结起来了,三个字,把十三亿颗被利益浸泡已久的心团结起来了!
想到自己能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我激动不已,并且我坚信,中国梦,不会仅仅是一个梦。
山东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二:幽默的巨蟹
郑天庸第一个要曝光的大导演,选择的是知名度最高的张艺谋。
摄像出身的张艺谋,对整部影片保持着非常完整、清晰的构思。作为导演,他只用他自己的眼光来完成导演最重要的第一步善于发现演员,很有眼力,他深知美国成功导演的经验演员选对了,影片也就成功了60%。这是老人的第一定义。
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到今年被炒得火热的《十面埋伏》,他的影片都以缺乏故事性遭到一片嘲笑。郑天庸这样认为:之所以张艺谋导演故事讲得不好,是因为他自身表现欲望要超过演员的发挥。演员在张艺谋的手中就是一个工具和一个音符,演员所有的表现,早已刻画在导演的头脑中。郑天庸认为张艺谋导演的分镜头连环画式的剧本,是其导戏的最大特点。里面演员要对应的角色所表现的眼神、动作、造型甚至拍摄的角度,都已经明白地表现在分镜头剧本中。但分镜头剧本并不是张艺谋的首创,据郑天庸回忆,早期《神鞭》《宰相刘罗锅》的导演张子恩也使用分镜头剧本。
大家都知道,张艺谋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由于他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并不善于启发演员,郑天庸说:这是导演在选完演员后的第二步工作。拍《英雄》时他不指导演员,习惯他拍戏手法的章子怡,也并不是表现得十分刻苦,只是按照规定完成导演要求的动作、姿势和表情。说到张艺谋导演的成功,单从拍摄中总结,郑天庸概括为六个字――精力超级旺盛。
我在剧组中有意在找,他是怎么成功的?我没有找到他有什么特殊的金刚钻,只发现了一个朴素的秘诀,那就是敬业。一个导演,上上下下要协调整个拍摄队伍的所有工作,在敦煌的时候,拍戏结束了,别人都在休息,我就看到他爬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选外景,他先看好了,然后再叫摄像。我就不明白,这个导演精力为什么如此旺盛?他晚上还有更多具体而琐碎的工作呀!郑天庸还向记者透露,虽然张艺谋对记者很低调,而且不太愿意接受采访,但他在组里却告诉每一名演员,大家可以告诉记者,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但绝对不能向娱乐记者耍大牌,这么多行业领域的记者,惟独娱乐记者是碰钉子最多、最有争议的群体,我们应该理解和体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