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红灯笼高高挂》老爷形象
在这个大院儿里,人像什么?像猫,像狗,像耗子,就是不像人!颂莲低沉冰冷的声音向观众倾诉了她对所谓老规矩的痛恨与无可奈何。
在整部影片中,老爷这个形象,就是陈家规矩的代言人,而站在规矩背后的,是更加庞大、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
影片由始至终都没有让观众一睹老爷的尊容,或者用景深镜头模糊老爷的形象,或者用画外音的方式,来表现老爷出场。导演这样安排,并非为了丑化老爷这个形象,也并非因为他是个无关紧要的配角,相反的,老爷的形象在影片中十分重要:整个故事的发生与悲惨的结局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老爷一次次的出场,虽然都是侧面的,但都有不同的、更深刻的表达效果。
第一次,新婚之夜,老爷说:等以后,你就知道这捶脚的好处了,你就离不开它了。老爷缓慢的语调,使本来就压抑的气氛更加凝重,话里也隐藏着老爷以统治者身份自居的那种冷漠与高傲,暗示着颂莲的婚姻必然是不幸的,也揭示了她在这个大院里被统治的地位。为后来故事的展开,营造了悲哀压抑的氛围。
在颂莲假怀孕被揭穿后,画面是四院的门前,老爷大骂颂莲的声音和家具被打碎的声音,从厚厚的墙那边传出来,彻底揭开了老爷伪善的面孔,也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凶残、没有人性的本质。
让老爷缺席,暗示了在那时的社会中,封建礼教在无形之中统治者人们,让他们失去自由,甚至,失去做人的权利。这要比看得见、摸得着的统治与迫害更加罪恶,更加根深蒂固,更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统治着这个大家庭的人,老爷看似享受这一切,实质是在替封建礼教行凶。他把自己的家、家人甚至自己都毫不怜惜的奉献出来,充当封建礼教的祭品,到头来,不过是扮演了一个小丑,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
在命运面前没有一个人是自由的,这是那个世界里,最大的悲哀。
成长总在我难以企及的前方
那年,我拨开人流去追寻它
带着与世界作对的决绝和勇气
只为我所信我所仰
我曾剪下自己的一段青春
用来奋不顾身地奔向梦想
那勇敢的模样
至今想起
仍会觉得漂亮
就像原野里的风
永不停歇
就像荒漠里的风
不怕跌倒
岁月在最初的晨光里
吞掉我那四季风华
难过又时,快乐有时,寂寞也有时
无论未来多远,我都将怀念过去
高二:黄嘉仪
蜕去冬的沉重。
阳光,终于照向这里。拨开厚厚的浓雾,穿过层层的窗帘,隐约而明晃地照在我紧闭的嘴角。然后湿润的眼角,我终于苏醒了。从漫长的冬眠中,没有童话里王子的轻吻,但是阳光的爱抚。我迅速从温暖得潮湿的被窝中跃起,拉开深色厚重的帘子。阳光,它肆无忌惮地冲入。刺痛我的双眼,暖暖地痛,我扬起竖的嘴角,抬起湿重的头。眯缝着眼,正面对那个金黄滚圆的东西。照着我吧!快速烘干我潮湿了一个冬的身体,它已快腐烂。让每一寸肌肤裂开洁白的嘴呼吸,干涸明亮我朦胧的双眼,还有眼角模糊的雾水。
剪去早已潮湿的长发,御去如铠甲厚重的棉衣。穿上光鲜明亮的春衣,带着被太阳烘干阴郁的心情。出发,向前。干燥洁净的发丝根根在阳光下舞动。
告别。开始。
遗忘冬的故事。
冬天,寒冷的冬天。我们挤在一个小小的单人床上,用潮湿的身体相互温暖。听着外面风吼雨啸,被窝里的空气弥漫着相依为命的味道。四个人的寝室。两个人,依偎在一个被窝里,抵御外界寒冷的侵袭。我们一天一天地不睡或是一天一天地睡。我们这样盲目清醒地过着这个冬天。我整夜整夜地给你讲故事,你整夜整夜地听我给你讲故事。我讲,从前有一个听童话故事长大的女孩子。她相信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会变成现实。突然有一天,一个巫婆告诉她,童话都是假的,女孩哭着跑去对男孩说童话都是骗人的,你不可能是我的王子。男孩抹干她的泪说他愿意变成她最爱的天使守护她。即使变不成王子。我讲到这里顿了顿,你咯咯地笑。我继续讲。后来,男孩真的变成天使。但是,当女孩最喜欢的天使羽翼出现在男孩背后时,他却扑扇扑扇着翅膀,离开女孩飞走了。
拥在一起很久,我的身体变得潮湿。温暖带来的阴郁的潮湿。整个冬天,我都在这样的故事里,这样温暖的被窝浸泡。我浸泡着,挥霍着长冬无尽的时光。只是,我越来越害怕并讨厌自己潮湿得快腐败的身体和生活。然后,在我即将腐烂时,一束强烈干燥,弥散着小小尘埃的阳光拯救了我,我抓住它迅速让自己干燥起来。
需要遗忘。开始
在春天,告别必须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