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6日,就在那一刻,那一秒,我降临在这个世上,我开始了我的人间生活。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着,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年龄还小的我开始有了模糊的生死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知道了人是害怕死亡的,但我不那么认为。
在我3、4岁的时候,爸爸经常问我:文文,怕老虎吗?我嫩声嫩气地说:我才不怕呢,老虎他得怕我。爸爸又问我:文文怕什么?我扬着小脑袋说:我什么都不怕。从此,我有了大吹这一称号。
时间还在永不停息地流失着,我的年龄也逐渐变大,我开始学着去观察,去认识这个世界。看着电视剧里因他人死去别人痛哭流涕的样子,我开始害怕死亡,害怕失去,害怕任何一个亲近我的人远离我,我不想承受那失去的痛苦。但我又不得不失去,一次次地失去,让我在一次次地哭泣中找到了坚强。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离开人世的这一天,每个人都会有失去最喜欢的人或物的那一天,我们不可能整日整年都沉浸在悲哀中,不可能一辈子都以泪洗面,我们是生活在生与死之间的,所以我们应学会释然,释然一切离开自己的人或物,释然一切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活在生死之间,我们或许会很累,因为在这之间需要我们承担的太多太多,有些人则不能吃苦,选择了轻生这条路,用最快的方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答卷。但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其实生活在生死之间是一种快乐。我们没有选择极端,没有只一味地追求生与死,这就证明我们有勇气去承担。在我们承担的过程中,亲人帮助我们,朋友帮助我们,社会帮助我们,国家帮助我们,这让我们感到了人间的温暖。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不走向极端的决心。
活在生死之间,我们绝不颓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长的路,创造最辉煌的人生。
北戴河中学高二 田哲文
每次与他相遇彼此都有点尴尬。每次也都是他先向我问好打声招呼,我才回声好。有时我干脆话也不说,羞涩的一笑而过。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与他相遇总有种莫冥的感觉。也许是我有点内向,不太喜欢与别人讲话。但我始终觉得他跟之间有层隐形的隔阂。
他父母也与我爸妈熟识,我和他家经常往来,从我搬到这里,他们家一直是我家的邻居。他每天清晨都要读nglish,虽然有时有些不标准,但他却不那么在意。他似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久他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久才回来一次。有时我在路上碰见了他,我有时也会憋出一句自伟哥哥好,他也笑脸相迎答声好。
不知过了多久,我发现他有些变化。有时他主动跟我道声好,这简单的一声好包含了很多东西。
有时我家的电脑有些故障,他也乐意来看看帮帮手。我觉得我与这个邻居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变得好了许多。见面也不尴尬了。有时我碰到难题,不会写时,他也会点拨一下我。我打球回来时,他还教我动作。
不过有时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古怪的人。有时突然不跟我打招呼,还板起个脸
下死人,我对他有新增了一种恐惧。
珍惜的童年,丢失的回忆,不断寻找过去的欢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所有事只能永远藏在狭小的木匣里
倚在窗边,秋风萧瑟,一片黄叶飘到手中。望着操场上,一群可爱的小孩,鱼儿一般地在追逐,在躲猫猫。
儿时,童真的笑声,却让我铭记于心;无暇的语言,让我真心感动;活泼的游戏,让我一生留恋。
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随着增多。童年时代只需要玩,只需要向父母撒娇;长大了,为人情世事而奔波,面对虚伪的奉承,丑恶的嘴脸。原来人变大了,心却变了质。
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就是长大,因为认为大人什么都可以无拘无束。到现在才明白,世上最真实的是童心,最美丽的是童年的笑容
我们的回忆,童年,不是丢失了,只是由于真实世界,让我们把一切原有的童真全埋藏,冰封在千年之雪下。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太易碎了,即使是一个尖锐的字,也足以让它粉身碎骨。
太多的劳累,太多的思想,缤纷的世界,花红酒绿的街灯下,孩子安静地偎依在暖和的被窝里,做着格林的梦。那种舒适已成为今天的忙碌。
有趣的动画片,可爱的布娃娃,精致的玩具,撩起被埋的童心,再一次回到童年。和小孩一起捉迷藏,但已经不一样了,已经高出真正的小孩很多了。玩累了,坐长椅上,只会喘气。
只因不再是小孩,只可惜不可能回到童年。假如允许,可以让我把岁月的疲惫放下吗?如果可以,让我回到童年,好吗?
可爱的儿歌在我们的口中不再是那么动听,音调变了,意义也没有了,留下的只是一个个音符,一句句歌词
再次回到童年,再次偎依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再次捧着零食,再次满街唱着儿歌请允许我,做回一分钟的儿童,让我过多一分钟的童年,到那时,那便是真正的告别。
倘若可以抉择,我们可不可以不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