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文学,爱上文字,同时也爱上了思考,那是几年前开始的事了,对于当初的萌芽却早已忘却。
有不少同学,朋友,亲戚说我很喜欢文学,我也只淡淡地微笑并轻声应答了一下。我不知道他们所说的喜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是喜欢看,还是喜欢读?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是一种无聊的定论。要说喜欢的人多着呢,谁知道那是不是阿谀奉承或是给我镀一层金子。也有不少人说我文采好啊,有内涵啊之类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文采,都有内涵。我觉得那是天生的,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只是每个人的表达不一样罢了。就像有人说凡高的《星空》非常美,有人说那是幼稚园小朋友的杰作。不同的审美观和文采最起码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不是么?
爱好归爱好。要是往深的层次或者更身一层次去探索的话,无疑是一段艰苦而有寂寞的路程。从初二下学期起,我就爱上了写作,但这只是停留在单层次的喜好或者有好感之类的。再往高一,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发展,由于性格带有点孤僻,又喜欢安静,所以平时思考的时间是很充足的。在这么一段时间当中,对于作文就不仅仅是喜好了,开始把它上升为依赖,就如同小孩对母亲的依赖。在思考中一有什么发现就立刻记下,写完之后往往就像出了一身大汗般痛快!高二时更有了深一方面了解,一篇好的作文,不仅是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情感,情趣,情操,更重要的是,一篇作文往往也是一个生命的体现,它所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几百个文字里承载着中华汉字文明,也承载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从步履蹒跚到老太龙钟,也可以从青春岁月到懵懂时期。所以,真正的文学之路是非常艰难的。
写作往往也是需要阅历来支持,没有阅历作为写作的奠基石,那就极为枯燥了。再多的辞藻华丽,再多的排比比喻拟人都没用处。高二下学期快段考时,记得有一晚是上语文,于是老师就带我们去阅览室[考前准备吧]。由于去得晚,几乎所有的书都被抢光。于是就坐在阅览室的椅子上无聊地环顾阅览室。突然,感觉似乎有什么噎在心里似的,于是就胡乱找了张没人的桌子,埋头写了2个小时。内容是关于图书馆的,大致是连着成长这条线贯通全文,写阅览室从我上小学的时候一直到现在高二段考前夕给我所带来的情怀之类的。写完后似乎有一种解脱感或者是一种释然,全身倍感轻松。可是当第二天作文课时,脑子里却什么也没有了,思维顿时枯竭。最后只得胡乱编点东西应付了事。看来,有些东西,就比如说感想感叹感怀之类的不可能天天都能写,一个作家即使再怎么狂热也不可能天天写出有感悟的好文章来。阅历不够,就有一定的限制了:深度不够,文字驾驭能力不强,内容不能精练。有好些东西不经过岁月的摩挲和深厚的阅历是无法诠释的。但是每一次练笔就是一次经验一次积累。我在每次写完文章时,都要积蓄一段思想。我总期待着下一次,总是期待着。
以前还刚爱上写作时,每次写完了就拼命找人看,叫谁谁给我评价一番。无疑,似乎每次都有很好的评价。可是随着时间渐进,我逐渐放弃了这种做法。写作不一定非得找人看,再说,这样的评价只让我沾沾自喜,对于写作能力提高毫无用处。还有大多听到的也是你写字那么潦草谁看得懂啊。你写什么东西?看不懂。对于这些话,已经听了很久了。所以每次写完不再去找谁看,去找谁做评价。一次两次还行,那么长期呢?人家不会不对你敬而远之?语文老师每次的作文评语也莫过与文笔不错,较流畅的语言,刻画得较生动要不就是有诗的韵味面对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很打击的,难道老师还以为给我们这样的评价就使得我们屁颠屁颠地认为自己作文好?错了!这应该是应付式地改作文,根本就不拿学生的文章当一回事。有同学说我的作文可以拿出来去复印然后再给他们看,我说就免了吧,我又不是作家,也不打算出版。要是拿来消磨时光的话,就别看了。说到这,又有同学觉得我开始自大了我从来就没把写作当成耍自大的资本。
思考的时候,总是需要安静的,任何的吵杂都会影响到你的思绪。所以,到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正成为了我的黄金思考时间。那个时候,周围基本上都安静下来了。此时只需要悄悄地坐在地上或者躺在床上,任思绪飞舞,漫无边际。思考多了,就不由自主地把它记录下来,把心灵的一处细腻情感记录下来。或是喜悦,或是悲伤,又或是沮丧。每一处记录都代表着平凡的成长岁月。现在学习越来越忙,得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那么到了睡前的十几分钟就是我思考的黄金时间了。可是每次都是在思考中渐入梦乡。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这样的路程无疑是有点寂寞的。匆匆过客,匆匆岁月,只有文字能真正的陪着我走下去。但是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并且坚持了好几年,那么应该坚决地坚持下去。我相信,在以后蓦然回首时,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少了什么东西。相反,我得到的是常人都不曾有过的东西,那将是我一生的财富。享受寂寞本身不正是享受生命么?
思想也随着流逝日子开始复杂起来,开始充盈起来,就像逐渐有活力的小生命,在一点一点慢慢成长。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将会用更为出色更为深邃更为有内在意义而不是绚丽的辞藻的文字来表达我的生命,表达属于我自己的情感,那是属于自己内心神圣而不容侵犯与污浊的领地,那是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文字之路,人生之路。
流年的素笺,总有几笔叫人望眼欲穿,留白处总是最真最动人的画卷,半卷着西风的旧事,在十里桃花处,扬扬洒洒,绣着光阴的清浅。
题记
路边的花开了,又谢了;树上的叶子绿了,又落了;唯有路边树下的一位老人始终站在那,双眼直直的望向公路的尽头。
老人满头白发,眼神里是满满的焦急,她在等,她在等年迈的老伴带回可爱的小孙子,她在等,她在等上高中的孙女平安的回家,她无论严寒,无论酷暑,无论雷声鸣鸣,无论积雪压地,她都在那伫立着,等着牵动自己心的那根弦放下。
这位老人是我的奶奶。奶奶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她是一名医生,那时的她,意气风发,可是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奶奶家成风不好,是地主,在当时强烈的斗地主运动中,奶奶的父母离开了她,奶奶的工作也是丢掉了,虽然工作没了,但手艺还在,奶奶凭借着自己的医学知识,在村里开了小药铺,爷爷也开了个经销部,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岁月催人老啊,奶奶的眼渐渐花了,头发也变得斑白,爷爷的身体最近也不是很好,这都狠狠地揪着我这颗孙女的心啊!每次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奶奶便会拿出许多水果,犒劳我这个孙女,小时候,我总会美美的吃完,然后拍拍肚子回家,奶奶就会笑着说一句:小白眼狼!我嘿嘿的笑着,然后屁颠屁颠地回家,现在我总会说一句:"留给爷爷吧。奶奶就会一直夸我长大了,我心里却是在叹息,爷爷奶奶,您们老了,我这个做孙女的却不能常陪在你们身边,你们一定要身体健康,等孙女金榜题名。
现在,我又要上学去了,从奶奶家出去,我的书包变得鼓鼓的,那里面是奶奶的爱,我替奶奶关上门,却听见门又开了,奶奶出来了,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点了点头,不再看她,我怕我会控制不住我的眼泪,我骑上车,走了,后面回荡的是奶奶的声音:路上注意安全啊!我回过头,才发现奶奶的背影竟是如此的苍老,荒凉,而我,已是泪流满面。
离别又开启了奶奶孤独的守望,她守望着,守望着,守望着......
高二:刘春雨
流年的素笺,总有几笔叫人望眼欲穿,留白处总是最真最动人的画卷,半卷着西风的旧事,在十里桃花处,扬扬洒洒,绣着光阴的清浅。
题记
路边的花开了,又谢了;树上的叶子绿了,又落了;唯有路边树下的一位老人始终站在那,双眼直直的望向公路的尽头。
老人满头白发,眼神里是满满的焦急,她在等,她在等年迈的老伴带回可爱的小孙子,她在等,她在等上高中的孙女平安的回家,她无论严寒,无论酷暑,无论雷声鸣鸣,无论积雪压地,她都在那伫立着,等着牵动自己心的那根弦放下。
这位老人是我的奶奶。奶奶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她是一名医生,那时的她,意气风发,可是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奶奶家成风不好,是地主,在当时强烈的斗地主运动中,奶奶的父母离开了她,奶奶的工作也是丢掉了,虽然工作没了,但手艺还在,奶奶凭借着自己的医学知识,在村里开了小药铺,爷爷也开了个经销部,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岁月催人老啊,奶奶的眼渐渐花了,头发也变得斑白,爷爷的身体最近也不是很好,这都狠狠地揪着我这颗孙女的心啊!每次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奶奶便会拿出许多水果,犒劳我这个孙女,小时候,我总会美美的吃完,然后拍拍肚子回家,奶奶就会笑着说一句:小白眼狼!我嘿嘿的笑着,然后屁颠屁颠地回家,现在我总会说一句:"留给爷爷吧。奶奶就会一直夸我长大了,我心里却是在叹息,爷爷奶奶,您们老了,我这个做孙女的却不能常陪在你们身边,你们一定要身体健康,等孙女金榜题名。
现在,我又要上学去了,从奶奶家出去,我的书包变得鼓鼓的,那里面是奶奶的爱,我替奶奶关上门,却听见门又开了,奶奶出来了,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点了点头,不再看她,我怕我会控制不住我的眼泪,我骑上车,走了,后面回荡的是奶奶的声音:路上注意安全啊!我回过头,才发现奶奶的背影竟是如此的苍老,荒凉,而我,已是泪流满面。
离别又开启了奶奶孤独的守望,她守望着,守望着,守望着......
高二: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