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圣斗士冥王篇有感的作文

《关于圣斗士冥王篇有感的作文》【第一篇】

  血的恐怖,毁灭的长夜,劳碌而无报偿的奔波,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路途艰险的一场可怕灾难,而是一幕人生之美尽于斯的戏剧,一场绝妙的游行。存在之物一定会走向灭亡,充满希望和热情,不为灭亡的前景所动,是最大的勇敢和坚韧不拔,最伟大的乐观主义和最深刻的悲观主义之结合。

  人类重视瞬间的燃烧甚于永恒的冻结,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为了追求光明和温暖,人们宁愿付出生命。昔日,奥路菲的爱人为地狱边缘的一丝微光惊喜回头,却成终生遗憾;如今,叹息之墙前是一场生命的献祭。星辰陨落,为的是从飞扬的风尘中产生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生命的火焰在风暴中消蚀,直到灭亡。生与死循环不息,这夜并没有盲了眼――地狱的深渊也有太阳之光!

  何时何地,希望都是一种支持生命的安定力量。哀嚎声震动的地狱中,却连唯一的希望也难留存,绝望之门后的死亡国度,是愁苦之城,是万劫不复的人群,难以想象那里的恐怖和凄惨。然而希望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哪怕地狱门后面的道路充满荆棘和苦难。如一辉所言,要抱着希望而战!希望和乐观,是生命的力量,能拭去一切可忧可悲可恨可厌的痕迹。

  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取材于希腊神话的奥路菲与其爱人美丽而悲哀的故事,从爱的意义上展示了死亡。人与人的感情联系,因为死亡而更加亲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另一个生命的爱却还存在。因为死亡造成的分离,却因为爱的思念而建立起一座永恒的心灵桥梁。奥路菲失去心爱的情人,敢于到亡灵世界冒险。他勇敢地追随命运,无惧于任何人,任何事。爱升华了人类所具有的生命情感,显示了人无比高贵的尊严。然而,奥路菲最终未能和爱人团聚。结局虽然是一个悲剧,却忠于现实――人真正死亡了,灵魂就不会归来。但是,死亡并不是终结,奥路菲弹奏的情歌,如天籁悠扬,天长地久,亘古不变。

  在死亡威胁之下,不单只是爱情分外感人,所有的感情都凝重而深沉。穆面对恩师时的不解和痛苦:可是,我也曾答应过誓死保护这白羊宫!如果您认为我是反叛,我只有以死相报:撒加等人忍辱负重,舍弃名誉,与朋友为敌,灵魂泣血的无奈与悲痛:沙加,对不起,其实我们是女神殿,雅典娜举剑自尽,含泪微笑,满眼了解、感谢,信任。哈迪斯城中,黄金战士的短暂生命已到尽头,化烟成灰的遗憾和希望,至少是继承你们的灵魂,永志不忘。叹息之墙前,从神话时代就并肩战斗的兄弟,已经到了告别时刻,但战士们的微笑却如此坦然。穿越遥远的时空,青铜圣斗士与魔铃等人共护星华,拼命抵御神的力量同时嘶声呼唤:星矢,我们豁出性命也要保护你姐姐,别让生命白白溜走!如此种种,生命危机时心不曾死去,在死亡魔爪之下,情更深,义更重!

  最终,哈迪斯所设立的地狱同极乐净土一同消逝。雅典娜的愿望实现了。活着的善人与恶人在死后可以平等地长眠地下。死亡,本就是人与人之间所拥有的平等权利,对于上幸福的期待和对地下酷刑的恐惧,只能阻止人们去设计自己尘世的幸福。只在唯一的生命当中更深切地关心怎样生存,并使自己见爱于同类,就已经向幸福迈出了一大步。

《关于圣经读后感的作文》【第二篇】

  本书主要讲了人类与自然的区别与关系,人类的起源,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科学。主题有环境保护、古迹保护、生命的作用和意义、科学精神。人类真正的光荣是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应当是对自然事物的客观反映,而不应该是自然的主宰,我们不能说:自然正在按照科学的定律运行着。科学禁止了人对科学以外的东西的认知。如果科学走向恒定,把科学以外的东西称作伪科学,强迫自然符合科学,见到不符合的就闭上眼睛,装作没看见,那么科学也要成为迷信。科学发明的动机是什么?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我们都不能否定,现在是我们发明机器的动机与原始人发明石器的动机并没有什么两样的,都是用来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享受欲望。因此,人类的文明对自然造成了破坏,科学技术越发达,破坏越严重。这种文明本身并不是要毁灭地球,它本应在人类的理性控制之下。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一切都改变了。人类把地球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成了地球的统治者。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人类曾经被毁灭》(听说已经遭禁,为什么不容假说呢?里面的例子有许多都是被封锁的,就是闭上眼睛。),整本书根据无数的例子、古代世界到处都相同的神话和科学的数据证明了下面这个科学假说:中国天神话中的天、甲骨文中的天与现在的天根本不是一回事。那是一个有形有体的天它就是现在天空中的月亮。大约在15000多年以前,一艘来自宇宙深处的外星人飞船月球宇宙飞船驶进了太阳系,并降临地球近地轨道,悬浮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上空,低得仿佛一踮脚就可以摸得着,传说中的神降临了地球。月球宇宙飞船上的高级生物降临地球后,利用地球动物基因,通过剪切、拼接、重组,创造了人类。之后还教育了人类,有了人类的第一代文明。《周易》、中医、金字塔都是这一代文明的遗留物。由于当时人的理解能力还不完善,所以高级生物只教给了方法,没有讲原理,这就造成我们现在对中医的原理一无所知。后来月球飞船中爆发了骇人听闻的战争。被击伤的月球宇宙飞船被迫飞离地球,天与地发生分离,诱发了滔天的大洪水,吞没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灵。侥幸活下来的高山牧羊人没有能力把第一代文明继承下来,而是发展起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在《圣经》当中,当上帝知道了夏娃带领亚当偷吃了知善恶果后,十分震怒,他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上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于是,上帝将他俩赶出了伊甸园。知善恶果在这里代表一种知识、一种文明。不同的文明对善恶的看法相去甚远,大洪水前文明的善恶标准肯定与今天物质文明的有所差别。上帝就是告诫后人应当延续大洪水前的文明模式,否则,人类社会将要遭遇意料之外的困难。本来,人们以为上帝自私,不让人类发展如此好的物质文明:动物被驾奴了,沼泽被疏干了,江河被防治了,森林被开发了,荒原被耕种了,时间被计算出来了,空间被测量出来了,天体运行被识破了,海洋被横渡了,高山被跨越了,世界各地都被打上了人力的印记。但是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广泛开展,掀起了对于发展物质文明的反思。另外,西方的科学主张还原论,即杯子由陶瓷做成,里面有分子,分子里有原子而人原来都是具有整体论的思维模式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原论出现了许多弊端,许多学科已经开始向整体论转化。人转了一个大圈,最后回到了当初的起点。看来上帝是够英明的,在人类初期,他了解物质文明将给人带来的困难。这个文明的转化目前人类是没有资格的。人类离取消征服自然的口号还需要时间。但是,人必须对自然界保持基本的尊敬,否则,就难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幸好,人类仅仅处于文明发展史的黎明时期,离太阳变冷还有十几万年光景,我们不必期望过高。文明的等级越高,歧视就越少。原先的奴隶、奴隶主阶级歧视已经消亡,国籍、肤色、种族歧视已经逐渐消亡。当人之间的歧视消灭完成后,剩下的是逐步消除物种歧视。对实验用动物是物种歧视的一部分,终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在回顾20世纪我们在实验室的所作所为时,将感到恐怖与不可思议,正如我们现在回顾古罗马竞技场中的屠杀于18世纪的奴隶贩卖时赶到恐怖与不可思议一样。随着歧视的消亡,人类的文明一定会改变。依照现在的观点,若消除物种歧视,那么难道不可以吃生物、踩死生物、消灭微生物吗?自然界原是弱肉强食,人类的文明抵抗它并逐步地从同阶级推广到全人类。再要推广,难道教猫不吃老鼠?所以说,用现在的观点看,消除物种歧视、弱肉强食是不可能、不应该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必要知道,如果人的价值只在于掠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就没有区别。我们今天的探索决不是为了沉浸在辉煌之中,而是为了明天的道路更宽广。科学的尴尬正面对上帝的嘲笑,源于环境的压力,改造、占有物质资料的道路已经受到了反思和怀疑,人类转了几千年的科学圈子,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

高二:施哲风

《关于圣人无名的作文》【第三篇】

  读《庄子》

  万物尽然,而以相蕴。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有闪耀着文采精华;既充满诗意的感性文字,有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在这类奇书中,最有趣,最有灵性的作品莫过于《庄子》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贤士,可谓是百花尽放,各有千秋。但在这百花之中,我最看好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道家学派的又一大思想家,是一个让人猜解不透、与众不同的人。他懂的一切,却没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类有着无穷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却没有隐居山林,过孤独而清净的生活。他做的事是唱着歌悠游于人间。

  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逍遥游》便是代表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抛弃了个体的思想,身心的束缚,而获得宇宙天地的大智慧,与万物永恒同在。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究竟、是非的标准,远离那些不值一顾的烦恼,一切自然就好。

  对于庄子,最让我赞叹的是他的一些议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我对庄子,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语惊醒梦中人。

  凡人之心险与山川。一句道破,怪不的在中国人都没兴趣去探索自然山川,原来都去探索人心了。

  不乐寿,不哀天,不荣通,不丑穷。随遇而安,知天乐命,逍遥自在,多好。太追求功名利禄,反而一事无成。倒不如早些收手,也落个知足常乐,自然一切都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诅。看看这句话,现在中国人中许多人都被平均化、标准化、中庸化了,鲜少有像庄子这样特立独行的人。

  古人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深与取象也。这对与庄子来说,尤其恰当。《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庄子的散文,汪洋四溢,机趣横生,在古典散文中是罕有伦比,更是因为如此,才构造了一个瑰丽的艺术境界。

  我读庄子,读他: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我读庄子,读他: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我读庄子,读他:谨守而无失,是谓反其真。

  读庄子,亦如流水行云,细看来,是楼外青山,山外白云,斜水绕孤村。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圣人无名。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