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善恶的认识的作文

《关于善恶的认识的作文》【第一篇】

  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是人性本恶。

  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向善;人性是靠后天的教育、教化,而非天生;所以才存在教育这个概念,才有各种法律、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才使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已改造。如果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要是人的自然倾向无限的向外扩张,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向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这说明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人性本恶,并不意味着人类的前途一片黑暗;人之所以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并不因为他完美无缺,而在于能有认识自己的勇气,承认人性本恶的事实。人有判断是非的理性,能够矫治本恶的人性;以法律平息暴力,规范道德减少斗争;设立政府处罚叛逆;倡导反对意乱行迷,如果人性本善,那么道德法律、交通规则用来干什么呢?如果人性本善,个人修养;社会教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正是由于人性本恶的存在,所以;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教化显得尤其重要;相当艰巨。才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通过后天的教化,人是可以加以改变;甚至形成伟大的人格。

  正因为有本恶的人性存在,所以,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认识到人性的本恶;并不是人类的耻辱,真正应该反省的。面对着真理,却不敢去正视它。其实,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尊严这种虚假的虚荣被不断剥去的过程。

  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人性的本恶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的样后果呢?

  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重视道德法律教化的作用;才能重视人类文明引导的结果,培养健全向上的人格。在历史的坎坷当中,人类并没有自取灭亡;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通过社会的教化系统;人们才可能从外在的强制走上理性的自约,自约人的本性的恶;从而培养一个健全向善的人格,并不意味着人终身成恶。

  只有认识人性的本恶,才能调动一切社会教化手段来扬善避恶。我们也相信,通过人类的努力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的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法走向立法;才能使人类的教育教化得到发展,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用它来寻找光明。

《关于善良的本源的作文》【第二篇】

  善是什么,是与恶相反的么?先追朔到远古的时光去看证一下善,在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有两位重要代表分别提出不同看法,以论证人之间的善与恶。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他认为人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可荀子不同,他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善于恶难道就没有定义了,不,其实非也。从本质上看荀子的理论正是与我们当今社会符合,而他提出这一观点,也正在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当今社会现状正处于这种局势,人之性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坏人很多。但就是上千年传下来的思想,到我们这一代还不能完全诠释。根据各流言,或者已证实事件,一天,地球上至少发生大大小小几万起悲剧。还记得那时候的小悦悦么,可如今悲剧仍不断的上演着。还记得在网上议论过的假摔事件么?到现在人人惊恐,老人倒了不敢扶,怕被骗。有人说,真实的社会就是这样,现实的可怕,还是管好自家的事再说。这种想法已经根生在大多数人的脑中,无法剔除。可想而知,这种类似于传染病的源头将在短时间内蔓延开来,由小地方扩散到大地方,在不久后的将来,可能还会掀袭到整个人类社会。医学上不是常说,病发现越早越好,因为来得及去治。可大多人他就是知道了,他还是纹丝不动。像货车撞儿童,路人观看议论,无人上伸援手这类的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冷漠与悲哀,从法律上讲,他们无罪,是的,路人不伸援手也不关他们的事。但从良心上说,再怎么也对不起这颗活着并且跳动的心。自扫门前雪,对么?难道真的要回到古时代么,去信仰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的思想么?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方可除去社会动荡,真是这样么?那人类也不必辛辛苦苦创造及改变到现在这种社会了。其实,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社会符合荀子所提出的思想,那必然还有解决的方法。根据记载,他的理论是人们可以由恶向善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活让我们看到了恶,那便要去学会向善。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生活再怎么淡然,只要一心向善,就不会害怕于恶。要用勇气去做向善的事,不能说坏人很多,我们就不当好人了,不能说老人摔倒,根据推理,就不去扶了。这是我们该避免的,既然有一颗向善的心,为什么要害怕邪恶的。有勇气说出心中悲愤的,便要勇敢去做,去改变它,不喜欢恶,那便向善。生活之中,我们在追寻以及攀登着向上的真理。正是这样便忽略了善,这是绝不可原谅的,绝不会再让恶再次烧着我们的心了。按照荀子理论上的成立,便是源头。一件事有了方法,就要去解决。在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犹记得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刘金国。在所有人面前,他是盾,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他是剑,像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在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他用勇敢证实了什么是善。并不是说许多人不去做,便没有人去做。这就是那黑暗中的微光,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万世继承并发扬。如何向善,如何带着一颗炽热的善心去点亮黑暗。人是最高级的物种,应该明白向善的力量,在如此社会正需要一类人举起他们的手,顶住天稳住地,死也不会弯了脊梁。人之性恶只是荀子当年提出的,却不曾想我们社会发展了,思想却落后了。这多么可怕,做为人类,我们竟然忘记了本质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在还不太晚,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便还是有成功的存在。善之源,恶也。有时候,善与恶就在半厘距离,且看我们如何去做,凭自己的心而论。任何阻碍都阻止不了一颗善心,就像恶再怎么多,也还是不断有善从中发出光芒。不改变就毁灭,这是我们共同应有的责任,任何人都不能推辞和闪避。善与恶,两者不同论。善亦善,恶亦恶。恶从善,两者得以相论。善亦是恶,恶却非善也。

高二:吴家小孩

《关于善念余温的作文》【第三篇】

  每当痴痴的望着天幕,总会引发无限遐想。星空总是那么宽广,总觉得无边无际形容的就是它。然而有人告诉我天下最宽广的是人心。我想或许吧!谚语不是告诉我们宰相肚里能撑船吗?或许人心真那么宽广吧!慢慢的长大了,经历的多了,我总会质疑那宽广的人心。渐渐的发现世上真正的爱心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善念的余温。

  浩瀚的天际有颗北斗星,当人们迷失方向时它总会为人们指明正确的道路。心中有种高大叫善念,它也如同北斗一般,在人们迷失之时,为人们指明道路。人的一生总少不了颠簸苦难,一路走来总会曲曲直直走许多弯路,然而温存的善念,总会不断提醒人们勿偏大道。大多的人总会在余温中找回自己,回归善道,但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对善念的劝说不加理睬越走越远,终难回头。

  让善念回归乃人生妙事,然而当今的世界,经济的发展,早已将善念抛弃。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善念却在远方天际处。也不过如此吧!善念本是个优美的词汇,它代表人类的美德。然则大多数的人却早已将它冰封,埋葬。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件事吧。一位老人不知怎么摔倒在地,周围往来许多人,但却无人敢将他扶起。有人说那是演戏,那么碰瓷,那是诈骗。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我也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许多事实证明确有此事。但身为人,倘若心存善念话,是否应将老人扶起呢?纵然那是诈骗,但我们也问心无愧,因为我们对的起心存的善念。哲学告诉我们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心无善念话,那是否就意未着说他不能够称为人呢?因为他不够完整。

  乐观者告诉我们生活一片光明,我们应该笑着面对世界。悲观者告诉我们生活一片黑暗,我们应该学会愤世。然而善念者说:心存善念,世界处处是天堂,心存善念,世界处处如仙境。善念余温是我们作人的标准,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因为善念,我们才完整,因为善念,我们才为完人。假如人们都心存善念,那它也不会再是余温,而是暖流。

  善念温存,大江东去,维存善念者,当为至人。

陕西渭南富平县刘集高中高二:仵思靖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