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二

关于论历史的真伪的作文

《关于论历史的真伪的作文》【第一篇】

  我们现代人了解历史,无非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史书得知的。无论正史、野史、小说演义还是民间曲艺。无人敢说这就是历史,和真正的历史没有一点差异。毕竟我们是现代人,不能回到一千年甚至两千年以前去一睹那些时代。我们整天研究历史,可有谁敢说:我说的这就是历史,没人吧。

  那些史书就是真史吗?不见得吧。史书从何而来,两条途径:一是皇家史料;二是民间故事。列《史记》为例,司马迁先是在皇家阅读大量历史文献,后又走访全国,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

  先说这第二条,百姓所知历史无非从上辈传下来的,一辈一辈的传。大家都玩过传话游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说的话中,有一半一样的已经很不错了。也许秦始皇时期的一代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代仁君,等传到汉武帝时期就变成暴君了,加上以讹传讹。那历史是真是假?

  第一条就简单了,有了《史记》这一公认的正史,我想《汉书》的作者不会再傻傻的再去考察武帝以前的事了,无非就是把母亲换成娘罢了。

  当然,也许有些偏激,这儿也只是发表一下个人的想法,历史终究是历史,我想在将来,我们会了解真正的历史,也不能在为这个历史之谜,那个历史之谜而争论了。

《关于论美与丑的作文》【第二篇】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美。

  但有些人对美的理解却令人费解:理个光头或留长发,这是帅;把新的衣服镂得全是洞,这是酷;把头发染得稀奇古怪,这是时髦。殊不知,他们已将美曲解。因此,笔者想对他们说:重新认识美。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人物卡西莫多,他那奇丑的外貌让众人觉得可怕,但他的内心却远比那些衣着华丽的人要善良纯洁。人们以赞美的眼光看待他,却不因他的外貌而却步。由此可知,内在美才是最主要的。纵然是一个美如天仙的美女,假如她出口成脏,品行低劣,那么她怎能用漂亮来形容?但若是出口成章,品行高尚,纵然她相貌平凡,那她也是美丽的。

  纵观历史,相貌出众者不计其数,但被后人记住的却不是很多,而有些人却能名垂青史,这是为何?宋玉为后人所记,是因为他才高八斗;昭君为后人所记,是因为她为国家而甘于牺牲个人幸福;秋瑾为后人所记,是因为她的傲骨与精神。以上种种,或因才学或因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美,真正的美,至高无上的美!而相传相貌非凡的潘安,却因其贪求富贵而被后人所耻。不难看出,美不仅是外表漂亮,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美丽。

  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有出众的相貌,但这并不重要,追求时髦的现代人是否已意识到美的真正涵义?请你们舍去外表的修饰,静下心来泡杯茶,品味几本散文或小说,让自己的心灵在此获得滋润、充实,总有一天会有人对你说,你很美。这不是因为你的外貌,而是因为你的心灵美、气质美!

  行动吧,爱美的人们!让我们追求那真正的美吧!

《关于论孟尝的作文》【第三篇】

  世先有道,道何哉?世先有善,善何来?吾道今善之不善,有道形同无道矣!

  战国有四公子,皆以好客侠义闻于世,其一为孟尝君。孟尝名文,父田婴。婴屡建功,齐威王封婴于薛。婴卒,谥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舍业厚遇之,已故倾天下之士,无贵贱一与文等。于是得人心,名震海宇,五湖四疆,比朋皆是。

  尝有一日,秦昭王欲诏孟尝为相。齐愍王闻之反复于齐秦二国之间,欲进而不得,欲退而不快。其欲往之试,然门客说之勿往,往必诛,乃止。有奸臣当道离间愍王与孟尝,愍王信之,加诛于孟尝。其诸友及门客闻风而竭力保孟尝出城,几经周折,方赦其还。愍王不自得,遣孟尝以为齐相。可见其门下之功不可没,友朋之劳不可抹。始知孟尝养士之道非徒劳,是为己之基础,而此止为善乎?非也。为道乎?亦非也。孟尝之举实可为之汗颜。

  孟尝为后世士子所敬仰,孰知孟尝养士之所为患齐亦患其后世也。尝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吾以为然。孟尝亲率六国伐齐,是为不忠,致乐毅伐齐,愍王害,以损齐国之利,而齐则须臾间衰落。称其为贼恰如其分。当政,其门客多暴桀之人,值齐襄王畏孟尝君之际,门下纨绔作恶而不得止,是为孟尝故。呜呼,一人之所欲倾齐国之所富,一人之所纵毁万家之所乐,是不可以已!使天下并吞齐鲁腹地,可谓不忠;逐齐女而泄私愤,可谓不义;聚六国败祖代之基业,可谓不孝。此乃不忠不义不孝之所为,谈何敬仰?因以警世,勿复为其恶。孟尝过盖于功,吾辈莫崇。

  嗟呼!今世之人有学孟尝君者,不甚举;有营私者,不可以万计;有以天下为不顾而足己之所欲者,不可遍知耳!何以至此?一人始作恶,无碍,而千万人效之,街巷人皆如此,勿忧耳,以致不可复也。

  今当以教为重,以育为本,崇奉献,羞营私,以天下为任,轻己若鸿毛。想未来中华之兴可知矣,未来中华之影响无可比也!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