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的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一文,我读了之后就深深得被老麻雀那种奋不顾身,保护幼鸟的壮举所感动了。
地面上,一条凶猛的大猎狗一步一步地正在逼近小麻雀,张着血盆大口,露出两排锋利的獠牙在小麻雀生死倏关的时候,老麻雀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像一块石头似的坚硬地挡在大猎狗面前,竖起全身的羽毛,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准备与猎狗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大猎狗似乎有自知之明了,便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后退去。
舍身救幼鸟的勇气,老麻雀到底从哪儿来呢?它的勇气,来自于母爱,那博大、无私而又神圣的母爱。
由麻雀们忽然想到了人类,我觉得人类的母爱更是伟大的、无与伦比的。从咿呀学语、跌跌撞撞地走路、稳稳地走进校门孩子们的哪一点细微的进步,不是母亲精心哺育的结果吗?凌晨做饭、寒夜缝衣、雨天送伞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试问,哪一位母亲没有受尽苦累、费尽心血呢?当子女生病的时候,母亲往往最大惊小怪,她便日以继夜地守护在孩子的床前,恨不得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是自己。遇到天灾人祸时,哪一位母亲不为保护孩子而舍生忘死呢?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位年轻妈妈用身体顶住那塌下来的水泥板,当救助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走了,但在她的怀中,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可想而知,是那位年轻而又坚强的妈妈用她自己的生命,终于使她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啊。
母爱是多么神圣,多么伟大啊!世上只有妈妈好!
近来闲闲无事便去翻了翻汉语字典,赫然发现,以自字为始的词语竟有200多个!包括我们所熟知的自豪、自傲、自大、自卑、自沉、自暴自弃实在是不胜枚举。于是我又想到:从小到大,大人总是教育我,人要有自尊心,不要自大自吹自擂,更不应自卑自暴自弃,对国家对集体要有自豪感诸如此类,又是多不胜数。
人之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自己明白自己的长、短处,这样才能取其长补其短或者是扬长避短。教课书上又云:自尊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权利。更高层次一点的,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风俗习惯是的是的,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告诫我们:中庸之道,乃为正道。我们不要自大,不要自卑,取其平衡,那就是自尊了。
然我又想:自尊是每个人的基本,很多人都懂得,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其实我们更应该自爱!
自爱是什么?当然不是自恋!饿的时候吃得饱,冷的时候穿得暖,能坚持生存下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自爱。而最高层次的自爱,不仅包括自尊,也包括尊重他人,它包括了上面所说的所有要与不要!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些如此浅易的东西我当然都懂!即使如此,我还是想认真地问一句:真的是这样吗?请闭上眼睛仔细想想:当你被同学要胁欺负、被老师无道惩罚、被上司无理责骂时,你可有反攻过?当你看见有人摔伤、有人抢劫、同学受欺负时,你可有主动伸出缓手过?如此的问题犹如天上繁星数不清,你敢一一回答我有吗?我不敢!
也许有人会说出那些真理:事不关己,己不劳心。又或者是时不我与,避之则吉。这是真理,我们共同信奉。但同时也活生生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不够自爱!
我之所以费尽唇舌如此长篇大论地说这些废话,皆因前些天听了马加爵的遗言。在听的时候,我的心一阵阵紧缩,不仅是同情他,更多的是同情我自己,我们所有人!我们都太不懂得自爱了!
罗素曾有名言:一个人最大的悲剧,不是贫穷,而是个性被贫穷所扭曲。其实何只是个性会被扭曲,我们的心灵也会!
因为贫穷,怕同学耻笑他落伍,所以他买电脑,学打牌,故作慷慨,这其实是自卑;受同学辱骂欺负却默默忍受,只懂得独自舔伤,还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这其实是自虐;他说他不怕生活艰苦因为他能吃苦,但他怕被别人排斥因为他害怕寂寞,这其实是不够自信。在尊严受到长期的无情的践踏后,他不想继续再沉默了,所以他激烈地爆发出真实的情绪。一个人宣泄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但以这种方式,他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
我不想去谈论其中的是非曲直,我只想说,马加爵,他的同学,现在正像他们一样生活着的人,他们都太不自爱了。他的同学之所以欺负他,耻笑他,是因为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我优越,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耻笑那些物质条件相当甚至比他们还要好的人。在这个攀比的时代,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动力继续活下去。这无疑是一种在自私的心态下的自爱。但我还是认为,他们不够自爱。真正的自爱,应该是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完善,不断地丰富自己。真正的从内在胜
于他人,这样的优越感是比单纯的物质攀比更令人满足。试问现在的学生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有多少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马加爵的贫穷,是我们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个单凭我们个人的力量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的心灵从一出生就带有缺陷,我们需要在后天的磨练里不断填补这些缺陷。马加爵他不敢与他人倾诉,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懦弱;他不敢对那些人大声反击,因为他害怕受到更大的伤害。当他付出了许多努力渴望获取他人认同却发现事情未能如愿,感觉悲伤或绝望的时候,抑郁已经成为心理问题。
暴露自己的缺陷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相反,它正是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一个让他人和自己更亲近的一个契机。当我们感觉忧郁时,我们不应该隐瞒,不应该逃避,去找一个人谈谈并不意味着自己有精神病,这仅仅是说明你需要有人听你倾诉。而当环境不允许时,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在生命中,最了解自己,永远忠于自己并且永远不会离弃自己的人,正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处境艰难,信心正在瓦解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自己为自己打气!其实我行我素,与众不同也是一种时尚。而当你完全不介怀于他人眼光想法,只为自己而认真的活着,无形中将击败所有曾经耻笑过你的人。
也许马加爵会跳起来跟我说事情永远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是的是的,我知道,但我还知道一个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我们敢于踏出第一步,并一直自信地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会遇见幸福的青鸟。
这个世界上像马加爵一样努力但遭遇不幸的人还有很多,像他的同学一样碌碌无为含胡度日的人也还有很多。千里马不遇伯乐的命运,就只有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既然时不我与,那么我来就势!自己做自己的伯乐,自尊自爱,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加持,这个世界将会因更自信的我们而变得更加美好和精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曼德拉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曼德拉有着人性的喜怒哀乐,会彷徨,会孤独,但最难能可贵都是他对自由的渴望和信念的支持,是他在监狱中可以忍辱27年。27年的时间不但没有磨灭曼德拉的志向,反而是他的意志更加坚韧,思想更加成熟,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毫无疑问,曼德拉属于这一类人。
曼德拉曾经说过: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无法想到这样的文字没有宽容、仁爱之心的人,说不出这么美丽的语言。曼德拉,这么一个拥有着传奇色彩的总统,这么一个慈祥的老者,在社会黑暗的年代里,成为所有黑人的精神领袖,引领黑人为自由而战,是一颗在黑夜中闪耀着希望的星辰。
读曼德拉,了解曼德拉的人生,敬佩曼德拉的品质,感悟自我人生,我为什么而活着,为此我感到深深的迷茫,回忆自我的经历,没有曼德拉儿时的艰辛与苦难,没有曼德拉人生的辉煌,高堂依在,长辈仍存,无生存之艰难,无财务之困扰,可以说是十分安逸,如同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看小说是我最大的人生乐趣,常常为了多看一点而烟雾吃饭的时间引来外婆的不满。爷爷曾告诫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整天看小说会吸光你的精力,你更应该把劲头花在学习上。事实也正是如此,整天看小说的确很耗精力,为此,我曾多次借小说,但每次都失败了,想要找到小说与生活的平衡点,依旧很难把握。仔细想想,我的人生还不算真正开始,那曼德拉不也是到大学之后才励志为改变黑人现状而奋斗吗!
借用曼德拉的名言,我若无法将小说与烦恼抛到身后,让自己静一静,就无法真正看清前进的方向。
高二:20498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