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的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当翻开这一页纸时,你可曾想象:一双白嫩的具有活力的双手被打磨成布满清晰可见的皱纹时,岁月,在这双手的感触下,在凹凸不平的纸面上,顺着这些特殊的凹痕的滑动下,她走出了黑暗的世界,迎来了光明。春光里,百鸟争鸣,歌声欢悦,夏天里到处都是果子和蔷薇花,待到草黄叶红已是深秋来临。三个美好的季节匆匆而过,在一个活蹦乱跳,牙牙学语的孩子身上,留下了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上帝只给予了他十九个月的光阴和声音,这一场变故,让他看不见东西也听不见声音,生生的将她扔进了一个漆黑的可怕世界里。
六岁那年,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命中,她开始了新的旅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了接触文字游戏,却时常寻弄不懂而感到迷惑,她会分不清什么是杯而什么是水。莎莉文老师带她来到井房,把她的手放在水管口上,一股清凉的东西在她的手上淌过,她用心感到在她的手上老师在拼一个单词。突然间,她恍然大悟,好像记起了忘记很久的事情,她一下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是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这件事,唤醒了她的灵魂,并给予了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八岁那年,她就决定要上大学,她那不安分的心智不断伸展,已高高凌驾在一般事物上,但她在求学的路上却碰到了许多的困难。因为她无法读教科书,也无法听教授讲课,一切教材都要变成点子车或翻译到她手里才行。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最终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学业。命运是给予她不幸,她却不因此而屈服命运。他凭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幸福快乐的执着追求,奋勇与命运抗争,并最终冲破人生的黑暗与孤寂,赢得光明和欢笑。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道路布满荆棘,我们所知的唯一办法就是从荆棘中迅速通过。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广西桂林灵川县潭下中学高二:黄文倩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简爱》夏洛蒂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
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她,敢作敢为,不屈于世俗压力。当她在里德舅妈家时,受尽歧视和虐待。但她不甘受辱,在当时尊悲分明的时代里,争取自己的尊严以及平等的待遇。不惜以顽强的个性对里德太太等一系列权贵做出反抗,为的就是她心中的那一分信念对平等的追求,对权利的蔑视!
她,不卑不亢,坚持信念。在桑非尔德庄园的酒会上,面对这一系列的权贵,她并没有显示出半分自卑,也不屈于向贵族们低头。对于她的相貌、家境,与贵族之下相对比,她似乎毫不在意。而是暗地蔑视他们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追求以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不因自身的缺陷而自卑,只因愚昧而蔑视!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